(每空1分共8分)、洋蔥根尖分為根冠、分生區、伸長區和成熟區四部分,其生理功能各有不同。某研究小組對各個區域K+的積累量和運輸量進行了統計并繪圖,結果如下:
(1)根尖結構的形成是由于分生區細胞 的結果,如果在根的培養液中加入一定劑量的秋水仙素溶液,可能發生的變異是 。
(2)圖中表示K+積累量的曲線是 ,根尖吸收K+能力最強的區域是 ,與該區域細胞生理功能密切相關的細胞器有 。
(3)如果根尖細胞在含有 3H-核苷酸的培養液分裂一次后再轉入普通培養液培養,則在下一次有絲分裂中期3H在染色體上分布是: 。
(4)如果要觀察根尖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一般要先對根尖材料進行 ,然后再經過 后,才能制片觀察。
(1)增殖和分化 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 (2)B 成熟區 線粒體、核糖體、液泡 (3)每條染色體中只有一條姐妹染色單體被3H標記 (4)解離 漂洗、染色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1)根尖結構的形成是由于分生區細胞不斷分裂、增殖和分化的結果;由于只有分生區細胞能不斷分裂,所以在根的培養液中加入一定劑量的秋水仙素溶液,可能發生的變異是根尖分生區細胞,方式有細胞分裂間期時基因突變和細胞分裂期染色體變異。(2)K+是植物生長、發育的必需元素,所以圖中表示K+積累量的曲線是A,成熟區的細胞代謝旺盛,有氧呼吸釋放的能量最多,因此,根尖吸收K+能力最強的區域是成熟區,與該區域細胞生理功能密切相關的細胞器有線粒體、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本。(3)如果根尖細胞在含有 3H-核苷酸的培養液分裂一次后再轉入普通培養液培養,由于DNA分子復制是半保留復制,所以在下一次有絲分裂中期3H分布在全部染色體上。(4)如果要觀察根尖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則要先制作臨時裝片,方法是:先對根尖材料進行解離、漂洗,然后再用堿性染料進行染色后,才能制片觀察。
考點:本題考查根尖結構、營養物質吸收以及有絲分裂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理解的知識要點、獲取信息以及識圖分析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2014學年四川瀘縣九中高三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使用染色劑染色是生物學實驗常用的方法,某同學對有關實驗做了如下歸納:(每空1分共8分)
(1)上述實驗結果的歸納,正確的有______________(填實驗序號)。
(2)實驗①在染色之后,用吸水紙吸去染液,再滴加1~2滴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溶液,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②和實驗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濃度的鹽酸處理。其中,實驗②鹽酸可改變______________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實驗④用鹽酸與酒精混合,對材進行___________。在兩個實驗操作中,都要注意鹽酸濃度、處理材料時的溫度和________。
(4)健那綠使線粒體著色與線粒體內膜的酶系統有關。線粒體內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____階段反應。
(5)實驗④在低倍鏡下觀察到整個視野中共有400個細胞,若目鏡不變,物鏡由10×換為40×,則視野中能看到___________個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湖南省湘潭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每空1分共7分)、為探究植酸酶對鱸魚生長和消化酶活性的影響,研究者設計并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步驟及結果如下:
①鱸魚的馴養:將從海洋中捕獲的鱸魚魚苗在浮式海水網箱中飼養14 d,用普通飼料投喂,備用。
②飼料的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飼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飼料;并將普通飼料和加酶飼料分別制成大小相同的顆粒,烘干后儲存。
③鱸魚的飼養:挑選體格健壯、大小一致的鱸魚隨機分組,放養于規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網箱中,放養密度為60尾/箱。給對照組的鱸魚定時投喂適量的普通飼料,給實驗組的鱸魚同時投喂等量加酶飼料。
④稱重并記錄:投喂8周后,從每個網箱中隨機取20尾鱸魚稱重。結果顯示,對照組、實驗組魚體平均增重率分別為859.3%、947.2%。
⑤制備鱸魚腸道中消化酶樣品,并分別測定消化酶的活性,結果如下表。
根據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中選用鱸魚魚苗而不是成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實驗前的馴養是為了__________ 。
(2)步驟②中將配制好的飼料進行烘干要特別注意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 。
(3)步驟③中還應控制好的無關變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4)本實驗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 。
(5)推測鱸魚的食性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湖南省湘潭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每空1分共8分)下圖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過程,a、b、c、d表示細胞器,下表是其中三種細胞器的化學成分。請回答相關問題:
(1)圖中物質X以______________方式進入細胞,研究圖示生理過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表中甲、丙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圖中字母)。
(3)圖中可以發生堿基互補配對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_(填圖中字母),分泌蛋白的合成過程有______________類RNA參與。
(4)圖中屬于生物膜系統的細胞器有______________(填圖中字母),各種生物膜的結構和化學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別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08衡水中學調研)Ⅰ(每空1分,共8分)如圖所示的一株花斑紫茉莉的枝條上,常有白色枝條、綠色枝條和花斑枝條,請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在一植株上同時出現三種不同類型的枝條,從細胞水平上分析,其原因是 。
(2)用14C標記的CO2只處理葉片c,一段時間后,在植物體中能檢測到含14C的葉片有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可見,主根長,側根短,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上稱為______。若根的右側水分相對較多,則主根彎向__________側生長。
(4)讓此植株的花斑枝條的花粉授到綠色枝條的雌蕊上,子代枝條的顏色為 。
(5)假設紫茉莉果皮顏色綠色(A)對紅色(a)是顯性,子葉厚(B)對子葉薄(b)是顯性,現把基因型為AaBb 的個體的花粉傳給aaBb 的個體,則該植株所結果皮的顏色和子葉的厚薄的分離比分別是 、 。
Ⅱ.(每空2分,共12分)根據下面甲、乙、丙三個圖解回答有關問題:
![]() |
(1)請寫出兩種鑒定甲細胞是否為活細胞的實驗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乙細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質類物質。蛋白質類分泌物除可能是酶外,還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至少寫出兩種可能的分泌物名稱)。
若該分泌物是H2O2酶,欲比較該酶與無機催化劑的催化效率,則除需要H2O2酶及必需的實驗器具外,還需要哪些實驗藥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丙所示生物常使人及其他生物產生疾病,該類生物與細菌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_____________;該病原體侵入人體后,需要依靠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協同作用才能將其徹底消滅。 在免疫過程中效應T細胞可通過 增強其他免疫細胞的作用來發揮免疫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