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9年的第一天,哈爾濱市幾十名喜歡冬泳的市民舉行了一場迎新年冬泳表演賽。冬泳過程中,運動員生理上不可能出現的變化是
A.肌肉和肝臟產熱增多B.產熱量始終多于散熱量
C.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D.汗腺分泌減少,毛細血管收縮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棄耕農田群落演特過程中植物種類和群落結構變化見下表。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演替時間(年) | 1 | 5 | 15 | 25 | 40 |
草本層(種) | 28 | 27 | 26 | 30 | 34 |
灌木層(種) | 0 | 3 | 4 | 12 | 19 |
喬木層(種) | 0 | 0 | 0 | 14 | 23 |
總計(種) | 28 | 30 | 30 | 56 | 76 |
A.發生在棄耕農田的群落演替屬于次生演替B.隨著群落演替的發展,物種多樣性趨于增加
C.演替5年時,沒有形成群落的垂直結構D.垂直結構顯著提高群落利用光照等環境資源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艾滋病病毒(HIV)的敘述正確的是( )
A.HIV在活細胞外能大量增殖
B.HIV僅含有核糖體這一種細胞器
C.HIV是一種單細胞生物,在分類上屬于原核生物
D.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檢出HIV這種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泡菜是一種以濕態發酵方式加工制成的食品,鮮嫩清脆、風味可口,可以增進食欲,幫助消化與吸收,但是腌制食品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因此應盡量少吃腌制食品,多吃新鮮蔬菜。回答下列有關生物技術的問題。
(1)膳食中的絕大部分亞硝酸鹽在人體內以“過客”的形式隨尿排出,只有在適宜的pH、溫度和一定的 ___作用下,才會轉變成致癌物亞硝胺。測定泡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常采用 ___法。
(2)大規模生產優質泡菜時,需先獲得優質的乳酸菌種,若要從陳泡菜水中分離、純化乳酸菌單菌落需在液體培養基中加入____(填物質名稱)。將獲得的乳酸菌單菌落在適宜的液體培養基中大量培養,通過稀釋涂布平板法計數培養液中的活菌時,每隔24 h統計一次菌落數目,應選取___ 時的記錄作為結果,這樣可以防止____。
(3)乳酸菌進行乳酸發酵時,首先將糖類轉化為丙酮酸,再在乳酸脫氫酶的參與下將丙酮酸轉化為乳酸。若要從乳酸菌中分離、純化獲得乳酸脫氫酶,可采用_____法,該方法分離蛋白質的依據是____。判斷上述方法純化的蛋白質是否達到要求,還需要進行蛋白質純度的鑒定,在鑒定的方法中,使用最多的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說法正確的有幾項
①觀察花生種子子葉細胞脂肪顆粒時,用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②制作洋蔥根尖細胞裝片時,用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溶液對解離后的根尖進行漂洗
③采用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可分別調查植物的種群密度和土壤動物的豐富度
④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時,不同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上的擴散速度不同
⑤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質壁分離是指細胞質與細胞壁的分開
⑥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中用溴麝香草酚藍檢測酒精的產生
⑦番茄含有豐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常用作還原糖鑒定的材料
A.5項B.3項C.2項D.1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巨尾桉具有速生、高產的特點。某地區將天然林全部砍伐燒毀,大量種植單一的巨尾桉,對環境造成了不利的影響。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天然林替換成巨尾桉林的過程屬于次生演替
B.天然林替換成巨尾桉林后物種豐富度減少
C.在巨尾桉林中混種其他林木有利于改善該地區的環境
D.巨尾桉林比天然林的群落結構復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神經系統及其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切除下丘腦的動物調節生物節律的能力基本喪失
B.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高級神經中樞是下丘腦
C.機體對刺激作出迅速反應的調節屬于神經-激素調節
D.先天性行為與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無直接聯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薇甘菊原產于中南美洲,后來入侵我國,它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長迅速,致使許多植物被其覆蓋后因缺少陽光而死亡。薇甘菊入侵某生態系統后植物種類數及碳儲量變化如表所示:
未被侵入時期 | 輕微入侵時期 | 重度入侵時期 | ||
種類(種) | 150 | 121 | 69 | |
碳儲量 (噸/公頃) | 植被 | 56.2 | 50.9 | 43.5 |
凋落物 | 2.0 | 3.5 | 5.4 | |
土壤 | 161.9 | 143.2 | 117.7 |
(1)薇甘菊入侵后導致植物群落的豐富度___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將逐漸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逐漸_______(填“增強”或“減弱”)。
(2)田野菟絲子的莖纏繞在薇甘菊植株上,莖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營養物質。田野菟絲子與薇甘菊之間存在____關系,可利用田野菟絲子控制薇甘菊數量。
(3)關于薇甘菊的成功入侵,研究者認為,這是由于入侵種群在遷入新環境后發生適應性變化,把原來用于防御原產地天敵的能量投入到生長和繁殖中。為驗證該假設,研究者將薇甘菊入侵種群和對照種群種植在與入侵地氣候、土壤等條件相同的環境中,除草、治蟲,測定株高、分枝數和生物量。
①實驗中,對照種群應從______獲取。
②若測定結果為薇甘菊入侵種群_______________,則該結果支持上述假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黑麥(2N=14)具有許多普通小麥(6N=42)不具有的優良基因。為了改良小麥品種,育種工作者將黑麥與普通小麥雜交得F1,再將F1進行處理獲得可育植株X。已知黑麥和普通小麥的每個染色體組均含7條染色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黑麥與普通小麥存在生殖隔離
B.F1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后期含4個染色體組
C.植株X在減數分裂時可形成14個四分體
D.采用低溫處理F1的種子一定可以獲得可育植株X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