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為我國北方某農場居民食物結構圖,農作物的籽粒是人和家禽、家畜的食物來源,生產的家禽、家畜供人食用,大部分農作物秸稈用作燃料,部分秸稈以及人、家禽、家畜的糞便用于肥田。某同學對農場當前的生產生活方式提出了改進方案,請協助解決有關問題:
方案一:調整居民的食物結構以養活更多的人。
(1)若期望可養活的人口數量增加一倍,應將
植物性食物與動物性食物的比例由現在的1︰1調整為_______︰1(能量傳遞效率按10﹪計算,保留整數),這一調整依據的原理是生態系統的 。
(2)該食物網沒有列出的生態系統的成分有_______。
方案二:充分利用農作物固定的太陽能,建立新的物質生產體系。設計如下圖:
(1)該方案可使農場供養的人數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該方案是否提高了生態系統的能量傳遞效率?
(3)科學家袁隆平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農作物高產的三個要素,即“良種、良田、良法”。這里所說的“良田和良法”是指為農作物的光合作用提供最佳的 等環境條件。
(4)人類耕作導致的生態系統中的農作物隨季節的更替,是否屬于群落的演替?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渴覺中樞、腎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 | |
B. | 抗利尿激素、渴覺中樞、腎小管和集合管 | |
C. | 渴覺中樞、抗利尿激素、腎小管和集合管 | |
D. | 抗利尿激素、腎小管和集合管、渴覺中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南安僑光中學高一下階段考試5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種類不同。真核生物同時含有DNA和RNA,病毒體內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種生物中關于堿基、核苷酸種類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 | B[] | C | D[ |
口腔上皮細胞 | 大腸桿菌細胞 | SARS病毒 | 豌豆根毛細胞 | |
堿基 | 5種 | 5種 | 4種 | 8種 |
核苷酸 | 5種 | 8種 | 8種 | 8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四川省高三5月高考沖刺卷3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表是某河流干涸后,群落經歷草本、灌木、喬木的演替過程中,部分物種的種群密度變化情況。回答下列問題:
(1)判斷該群落演替為次生演替的依據是 。從第3年起,艾蒿種群密度下降的原因是 。
(2) 白楊林的出現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陽光等環境資源的能力,又為動物創造了 ,物種豐富度進一步提高。
(3) 用標志重捕法調查鼠的種群密度時,由于鼠對捕鼠器有記憶,重捕獲的機會減少,則所得數據比實際結果 。幾年后,鼠害日益猖獗,有效降低鼠種群密度的措施有 。
(4) 下圖表示該生態系統第6年植物被植食動物利用的有關情況。圖中數據表示各部分有機物中的含碳量,單位kg/(hm2 • a)。
第一營養級與第二營養級間能量傳遞效率是 。⑤中的“不可利用”部分是指 中的含碳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四川省高三5月高考沖刺卷3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結果與原因分析不符的是
A.染色體的染色效果差可能是漂洗不充分
B.分裂期細胞所占比例小就是因取材時間不恰當
C.視野中出現細胞重疊現象是解離不充分
D.染色體無動態變化的原因是解離時細胞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四川省高三5月沖刺卷2 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人體穩態和哺乳動物生命活動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垂體功能受損的幼犬會出現抗寒能力減弱等現象
B.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調節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C.胰高血糖素可促進肝糖原分解和細胞中的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D.大量流汗后只需補充水分就能維持細胞外液正常的滲透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遼寧大連20中學高三最后一模(5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甲、乙、丙三種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分別分布于某山地的A(高山草原)、B(亞高山灌木叢)、C(針闊混交林)三種不同的棲息地中。取數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種植物的種子均勻混合,再平分為三組,分別種植于A、B、C三種棲息地中的實驗地塊(清除其他植物,種植方式相同,各種子均能發育成植株,并結種子),對各實驗地塊中三種植物所結種子數進行統計,得到如下結果:
A棲息地:甲種子:乙種子:丙種子≈6:3:1;
B棲息地:甲種子:乙種子:丙種子≈3:6:1;
C棲息地:甲種子:乙種子:丙種子≈3:3:4。
請回答:
(1)在實驗結束的若干年后,A實驗地塊演替的結果是形成________;C實驗地塊演替趨勢是群落的空間結構和______結構都向復雜化發展。
(2)混合種植后,A實驗地塊中三種植物種子的比例反映了甲、乙、丙三種植物當年的_____不同(填種群的特征)。若環境條件不變,預測幾年內B實驗地塊三個種群的數量變化趨勢是_____________
(3)每年輸入丙的能量一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命活動。此過程是_________元素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進行物質循環過程的一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宜春四校高考聯考押題卷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種昆蟲控制翅色的等位基因種類共有五種,分別為VA、VB、VD、VE、v。其中VA、VB、VD、VE均對v為顯性。VA、VB、VD、VE 互為顯性,都可以表現出各自控制的性狀。該昆蟲體細胞中的基因成對存在,則基因型種類和翅色性狀種類依次分別為( )
A.15和10 B.10和7 C.15和11 D.25和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