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肉桂酸()主要用于香精香料、食品添加劑、有機合成等方面,它的合成原理為
+CH3COOH
主要試劑及其物理性質:
名稱 | 相對分 子質量 | 性狀 | 密度/ (g·cm-3) | 熔點/℃ | 沸點/℃ | 溶解度/(g/100 mL溶劑) | ||
水 | 醇 | 醚 | ||||||
苯甲醛 | 106 | 無色 液體 | 1.044 | -26 | 178~179 | 微溶 | 溶 | 溶 |
乙酸酐 | 102 | 無色 液體 | 1.082 | -73 | 138~140 | 反應 | 溶 | 難溶 |
肉桂酸 | 148 | 白色 粉末 | 1.248 | 133~134 | 300 | 微溶 | 溶 | 溶 |
試劑用量:
試劑名稱 | 苯甲醛 | 乙酸酐 | 無水碳酸鉀 | 10%氫氧化鈉 | 濃鹽酸 | 活性炭 |
試劑用量 | 3.0 mL | 5.5 mL | 4~5 g | 40 mL | 25 mL | 1.0 g |
實驗儀器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準備階段:在組裝實驗儀器前要確保反應回流裝置徹底干燥,其原因是:_______。
(2)將3.0 mL苯甲醛、5.5 mL乙酸酐和4.00 g無水碳酸鉀依次加人250 mL三頸燒瓶中搖勻,燒瓶底部有白色顆粒狀固體生成,上部液體無色透明,反應劇烈,有白煙冒出。搭建好回流裝置后,開始加熱回流。加熱回流時控制反應呈微沸狀態,加熱溫度不能太高的原因:_____。
(3)實驗結束后,向三頸燒瓶中加人40 mL 10%的氫氧化鈉溶液和20 mL的水,可觀察到母液體系分為油相和水相。將裝置改為水蒸氣蒸餾裝置,開始加熱蒸餾,使油相中的苯甲醛隨水蒸氣離開母液,開始收集。加人NaOH的作用是:__________。B裝置中的長玻璃導管的作用是:_______。水蒸氣蒸餾裝置中需要加熱的儀器有____(填裝置序號)。
(4)對蒸氣發生器進行加熱,待蒸氣穩定后再通人燒瓶中的液面下,開始蒸氣蒸餾,待檢測餾出物中無油滴后停止蒸餾。加人1.0 g活性炭脫色,熱過濾。活性炭脫色的原理是______。
(5)加入25 mL的濃鹽酸,冰水浴,燒杯中有白色顆粒出現。抽濾(用冰水洗滌),烘箱干燥,稱量。稱重得m=0.35 g。則該反應的產率約為_____(結果精確至0.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磷酸亞鐵鋰(LiFePO4)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之一。請回答下列問題:
(1)基態Fe原子的價電子軌道表示式(電子排布圖)為____,O2-核外電子有___種運動狀態。
(2)鋰的紫紅色焰色是一種_______光譜,LiFePO4中陰離子VSEPR模型名稱為______,中心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____。
(3)一般情況下,同種物質固態時密度比液態大,但普通冰的密度比水小,原因是____________;H2O2難溶于CS2,簡要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4)Li2O是離子晶體,其晶體能可通過如圖甲的Born - Haber循環計算得到。可知,Li2O晶格能為____kJ/mol。
(5)磷化鈦熔點高、硬度大,其晶胞如圖乙所示。
①磷化鈦晶體中Ti原子周圍最鄰近的Ti數目為____;設晶體中Ti原子與最鄰近的P原子之間的距離為r,則Ti原子與跟它次鄰近的P原子之間的距離為_______。
②設磷化鈦晶體中Ti、P原子半徑分別為a pm、b pm,它們在晶體中緊密接觸,則該晶胞中原子的空間利用率為_____ (用a、b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班學生通過分組實驗測定酸堿滴定曲線。
實驗用品:0.1 mol·L-1HCl溶液、0.1 mol·L-1NaOH溶液、蒸餾水、pH計、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鐵架臺(帶滴定管夾)、錐形瓶。甲、乙、丙三組同學錐形瓶中的溶液所取體積均為20.00 mL,且所用的試劑完全相同,根據實驗所得的數據繪制的曲線分別如圖中a、b、c所示,其中乙和丙兩組同學的操作上都存在著不足或失誤。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前pH計應用標準溶液進行校準,若將pH計放入c(H+)=0.0001 mol·L-1的標準溶液中校準,則pH計的讀數應為________。
(2)甲組同學滴定時選用的滴定管為________(填“酸式”或“堿式”)滴定管,最后一次潤洗滴定管應選用實驗用品中的________進行潤洗。
(3)乙組同學操作上的不足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成丙組同學的曲線與甲組同學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用待裝液潤洗錐形瓶
B.滴定使用的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有氣泡未排出,滴定后氣泡消失
C.滴定前后對滴定管進行讀數的視線分別如圖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CO、H2是煤的氣化產物,在生產生活中用途廣泛。
(1)CO還原法處理大氣污染物SO2
①2CO(g) + SO2(g) S(s)+2CO2(g) H = -270 kJ·mol-1,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__。
②在絕熱恒容的密閉容器中進行上述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
a 若混合氣體密度保持不變,則已達平衡狀態
b 達平衡后若再充人一定量CO2,平衡常數保持不變
c 分離出部分S,正、逆反應速率均保持不變,平衡不移動
d 從反應開始到平衡,容器內氣體的壓強保持不變
③向2 L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通人2 mol CO、1 mol SO2,分別進行a、b、c三組實驗。在不同催化劑件下發生反應:2CO(g) + SO2(g) S(s)+2CO2(g) H = -270 kJ·mol-1,反應體系總壓隨時間的變化如下表所示,則三組實驗溫度的大小關系是_____(用a、b、c表示),實驗a從反應開始至45s達到平衡,則該過程反應速率v(SO2)__________(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
0s | 40s | 45s | 60s | |
a | 175 | 142 | 140 | 140 |
b | 160 | 120 | 120 | 120 |
c | 160 | 130 | 125 | 120 |
(2)利用CO、H2可制備天然氣,主要反應為:
CO(g) + 3H2(g) CH4(g) + H2O(g) H1=-206.2 kJ·mol-1;
CO(g) + H2O(g) CO2(g) + H2(g) H2 = -41.0 kJ·mol-1;
H2O(l) ═H2O(g) H3 =+44 kJ·mol-1 。
回答下列問題:
①反應CO2(g) + 4H2(g) CH4(g) + 2H2O(l) 的H4 = ________ kJ·mol-1。某溫度下,分別在起始容積相同的恒壓容器A、恒容容器B中加人1molCO2和4molH2的混合氣體,兩容器反應達到平衡后放出或吸收的熱量較多的是__( 填“A”或“B")。
②在恒壓管道反應器中按n(H2):n(CO) = 3:1通入原料氣,在催化劑作用下制備合成天然氣,400 ℃ p總為100 kPa時反應體系平衡組成如下表所示:
組分 | CH4 | H2O | H2 | CO2 | CO |
體積分數/% | 45.0 | 42.5 | 10.0 | 1.50 | 1.00 |
則該條件下CO的總轉化率α=____。
③制備合成天然氣采用在原料氣中通入水蒸氣來緩解催化劑積碳。
積碳反應為:反應I :CH4(g) C(s) + 2H2(g) H = +75 kJ·mol-1;
反應Ⅱ:2CO(g) C(s) + CO2(g) H = -172 kJ·mol-1,
平衡體系中水蒸氣濃度對積碳量的影響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
A 曲線1在700 ~ 800℃積碳量減小的原因可能是反應Ⅱ逆向移動
B 曲線1在550 ~700℃積碳量增大的原因可能是反應I、Ⅱ的速率增大
C 曲線2、3在550 ~800℃積碳量較低的原因是水蒸氣稀釋作用使積碳反應速率減小
D 水蒸氣能吸收反應放出的熱量,降低體系溫度至550℃以下,有利于減少積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甲胺(CH3NH2)是一種應用廣泛的一元弱堿,其電離方程式為:CH3NH2+H2OCH3NH3++OH-常溫下,向20.0mL0.10mol/L的甲胺溶液中滴加VmL0.10mol/L的稀鹽酸,混合溶液的pH與相關微粒濃度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b點對應加入鹽酸的體積V<20.00mL
B. 常溫下,甲胺的電離常數為Kb,則Kb=10-3.4
C. b點可能存在關系:c(Cl-)>c(CH3NH3+)>c(H+)>cOH-)
D. V=20.00mL時,溶液中水電離的c(H+)>10-7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科學家研究出對環境污染小、便于鋁回收的海水電池,其工作原理示意圖如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極Ⅰ為陰極,其反應為:O2+4H++4e-=2H2O
B.聚丙烯半透膜允許陽離子從右往左通過
C.如果電極II為活性鎂鋁合金,則負極區會逸出大量氣體
D.當負極質量減少5.4g時,正極消耗3.36L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課外興趣小組用實驗方法進行探究。
(1)取等物質的量濃度、等體積的H2O2溶液分別進行H2O2的分解實驗,實驗報告如下表所示(現象和結論略)。
①實驗1、2研究的是__________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
②實驗2、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
(2)查文獻可知,Cu2+對H2O2分解也有催化作用,為比較Fe3+、Cu2+對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該小組的同學分別設計了如圖甲、乙所示的實驗。回答相關問題:
①定性如圖甲可通過觀察_______,定性比較得出結論。有同學提出將CuSO4溶液改為CuCl2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
②定量如圖乙所示,實驗時以收集到40 mL氣體為準,忽略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實驗中需要測量的數據是__________。
(3)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和草酸溶液可發生反應: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實驗時發現開始反應速率較慢,溶液褪色不明顯,但一段時間后突然褪色,反應速率明顯加快。對此展開討論:
①某同學認為KMnO4與H2C2O4的反應是______熱反應,導致_______________;
②從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看,你認為還可能是________的影響。要證明你的猜想,實驗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合物M(如圖所示)可用于制備各種高性能防腐蝕涂料。W、X、Y、Z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占據三個不同周期,W與Z的質子數之和是X的2倍。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Y>Z>X
B.X元素的族序數是Y元素的2倍
C.工業上電解熔融Y2X3化合物制備單質Y
D.W與X形成的所有化合物都只含極性共價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1)糖類、油脂、蛋白質和維生素都是人類的基本營養物質,下表為某品牌燕麥片標簽中的一部分。
該燕麥片的營養成分中,能與水反應生成氨基酸的營養物質是_________,每克營養物質氧化時放出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一般營養、健康類雜志中提到的“碳水化合物”是指_________,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是_________;
(2)維生素C易溶于水,向其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石蕊變紅色,加熱該溶液至沸騰,紅色消失,因此,烹調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時,應該注意_________;在堿性條件下,維生素C易被空氣氧化,燒煮時最好加一點_________;
(3)我們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纖維織成的,常見的纖維有棉花、羊毛、滌綸等.用灼燒法可初步鑒別三種纖維,給三種纖維編號后,分別灼燒產生的氣味如下:
則羊毛的編號為_________,棉花的編號為_________,滌綸的編號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β一l,3一葡聚糖具有明顯的抗腫瘤功效,受到日益廣泛的關注。β-l,3一葡聚糖的結構簡式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式為(C6Hl2O6)nB.與葡萄糖互為同系物
C.可以發生氧化反應D.葡萄糖發生加聚反應可生成β-l,3一葡聚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