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可逆反應:2NO2(g)2NO(g)+O2(g)。能作為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標志是
A.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O2的同時生成n mol NO2
B.NO2、NO、O2三者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2:2:1
C.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
D.容器中氣體壓強不再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捕獲二氧化碳生成甲酸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
A.標準狀況下,22.4 L CO2中所含的電子數目為16NA
B.10.1 g N(C2H5)3中所含的極性共價鍵數目為2.1NA
C.2 mol Au與2 mol H2中所含的分子數目均為2NA
D.100 g 46%的甲酸水溶液中所含的氧原子數目為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X(g)和Y(g)可以相互轉化:2X(g) Y(g) ΔH<0。現將一定量X(g)和Y(g)的混合氣體通入一體積為1 L的恒溫密閉容器中,反應物及生成物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混合氣體的壓強不變,則說明反應已達化學平衡狀態
B.a、b、c、d四個點表示的反應體系中,表示化學反應處于平衡狀態的只有b點
C.25~30 min內用X表示的平均化學反應速率是0.08 mol·L-1·min-1
D.反應進行至25 min時,曲線發生變化的原因是增加Y的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2X(g)+3Y(g)4Z(g),若X、Y、Z起始濃度分別為c1、c2、c3(均不為0),平衡時X、Y、Z的濃度分別為0.2mol·L-1、0.3 mol·L-1、0.16 mol·L-1,則下列判斷不合理的是
A.c1∶c2=2∶3
B.X、Y的轉化率不相等
C.平衡時,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為3∶4
D.c1的取值范圍為0<c1<0.28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措施或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顏色變淺
B.H2、I2、HI平衡混合氣加壓后顏色變深
C.在合成氨的反應中,加壓有利于氨的合成
D.Fe(SCN)3溶液中加入NaOH后溶液顏色變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
、
是四種常見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的變化如圖所示。已知
的一種核素的質量數為18,中子數為10;
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大的元素(不考慮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半徑);
的單質呈黃色,常見于火山口附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強于
B.簡單離子半徑:
C.的簡單氫化物的沸點高于同族其他元素的簡單氫化物
D.將標準狀況下等體積的的單質與
的低價氧化物同時通入品紅溶液中,品紅溶液迅速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
、
、
五種短周期非金屬元素的原子半徑與原子序數有如圖所示的關系,化合物
是水煤氣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可能生成酸式鹽
B.與
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離子鍵
C.、
、
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強
D.若元素的原子序數大于
且與
同主族,則
的金屬性強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體積不變的容器中發生2HI(g)H2(g)+I2(g),下列敘述中可以說明反應2HI(g)H2(g)+I2(g)已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
①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H2的同時生成nmolHI
②反應體系的顏色不再變化
③百分組成w(HI)=w(I2)
④反應速率v(H2)=v(I2)=v(HI)
⑤c(HI):c(H2):c(I2)=2:1:1
⑥v分解(HI)=v生成(HI)
⑦壓強不變
A.①③⑤B.②⑥C.④⑤D.④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放熱反應CO(g)+H2O(g)CO2(g)+H2(g)在溫度t1時達到平衡,c1(CO)=c1(H2O)=1.0mol·L-1,其平衡常數為K1。升高反應體系的溫度至t2時,反應物的平衡濃度分別為c2(CO)和c2(H2O),平衡常數為K2,則( )
A.K2和K1的單位均為mol·L-1B.K2<K1
C.c2(CO)>c2(H2O)D.c1(CO)>c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2H2O(l)=2H2(g)+O2(g) ΔH=+571.0kJ/mol。以太陽能為熱源分解Fe3O4,經熱化學鐵氧化合物循環分解水制H2的過程如下:
過程Ⅰ:2Fe3O4(s)=6FeO(s)+O2(g) ΔH=+313.2kJ/mol
過程Ⅱ:……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過程Ⅰ中每消耗232gFe3O4轉移2mol電子
B.過程Ⅱ熱化學方程式為:3FeO(s)+H2O(l)=H2(g)+Fe3O4(s) ΔH=-128.9kJ/mol
C.過程Ⅰ、Ⅱ中能量轉化的形式依次是:太陽能→化學能→熱能
D.鐵氧化合物循環制H2具有成本低、產物易分離等優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