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7屆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雙隔膜電解池的結構示意簡圖如圖所示,利用該裝置可以電解硫酸鈉溶液以制取硫酸和氫氧化鈉,并得到氫氣和氧氣。對該裝置及其原理判斷正確的是
A. a氣體為氫氣,b氣體為氧氣
B. A溶液為氫氧化鈉,B溶液為硫酸
C. c隔膜為陽離子交換膜、d隔膜為陰離子交換膜
D. 該電解反應的總方程式可以表示為:2Na2SO4+6H2O2H2SO4+4NaOH+O2↑+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常溫下,向10mL 0.1 mol·L-1的HR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L-1的NH3·H2O溶液,所得溶液pH及導電能力變化如圖。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 a~b點導電能力增強,說明HR為弱酸
B. b點溶液pH=5,此時酸堿恰好中和
C. c點溶液存在c(NH4+)>c(R-)、c(OH-)>c(H+)
D. b、c兩點水的電離程度: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加。X、Y、M、N分別由這四種元素中的兩種組成的常見化合物,甲、乙為其中兩元素對應的單質。若X與Y、甲與乙摩爾質量相同,Y與乙均為淡黃色固體,上述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部分反應物或生成物省略),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相對分子質量M>N,沸點N>M
B. 常溫常壓下B的氫化物為氣體,C的氫化物為固體
C. 原子半徑:D>B>C>A
D. D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合物為強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實驗室中模擬工業制取NaHCO3的實驗步驟如下:
第一步:連接好裝置,檢驗氣密性,在儀器內裝入藥品。
第二步:先讓某一裝置發生反應,直到產生的氣體不能再在C中溶解,再通入另一裝置中產生的氣體,片刻后,C中出現固體。繼續向C中通入兩種氣體,直到不再有固體產生。
第三步:分離C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NaHCO3固體。
第四步:向濾液中加入適量的某固體粉末,有NH4Cl晶體析出。
(1)下圖所示裝置的連接順序是:a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b接_________(填接口編號)。
(2)A中常選用的固體反應物為_______________;D中應選用的液體為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步中讓___________裝置先發生反應。
(4)C中用球形干燥管而不用直導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裝有無水CaCl2的U形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三步分離出NaHCO3固體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6)第四步中所加固體粉末化學式為 。所得的晶體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和NaHCO3(約占5%~8%),請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不使用其他任何試劑,證明所得晶體大部分是NH4C1。簡要寫出操作和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從古至今,鐵及其化合物在人類生產生活中的作用發生了巨大變化。
(1)古代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司南是由天然磁石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a. Fe b. FeO c. Fe3O4 d. Fe2O3
(2) 現代利用鐵的氧化物循環裂解水制氫氣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整個過程與溫度密切相關, 當溫度低于 570℃時,反應Fe3O4(s)+4 CO(g) 3Fe(s)+4 CO2(g),阻礙循環反應的進行。
① 已知:Fe3O4(s) + CO(g) 3FeO(s) +CO2(g) ΔH1 = +19.3 kJ·mol-1
3FeO(s) + H2O(g)Fe3O4(s) + H2(g) ΔH2 =-57.2 kJ·mol-1
C(s)+CO22CO(g) ΔH3 =+172.4 kJ·mol-1 。
鐵氧化物循環裂解水制氫氣總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
② 下圖表示其他條件一定時, Fe3O4(s)和 CO(g)反應達平衡時 CO(g)的體積百分含量隨溫度的變化關系。
i. 當溫度低于570℃時,溫度降低CO的轉化率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理由是______。
ii. 當溫度高于570℃時,隨溫度升高,反應 Fe3O4(s) + CO(g) 3FeO(s) + CO2(g)平衡常數的變化趨勢是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1040℃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的數值是________。
(3)① 古老而神奇的藍色染料普魯士藍的合成方法如下:
復分解反應 ii 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② 如今基于普魯士藍合成原理可檢測食品中 CN-,方案如下:
若試紙變藍則證明食品中含有 CN-,請解釋檢測時試紙變藍的原因_________。
(4)已知25℃時,Kap[Fe(OH)3]=4.0×10-38,此溫度下若在實驗室中配置100mL 5mol/LFeCl3溶液,為使配置過程中不出現渾濁現象,則至少需要加入2mol/L的鹽酸_________mL(忽略加入鹽酸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4分)汽車尾氣中CO、NOx以及燃煤廢氣中的SO2都是大氣污染物,對它們的治理具有重要意義。
(1)氧化一還原法消除NOx的轉化如下:
①反應I為NO +O3=NO2+O2,生成標準狀況下11.2 L O2時,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是 mol。
②反應Ⅱ中,當n( NO2):n[CO(NH2)2]=3:2時,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質量比為______
(2)使用“催化轉化器”可以減少尾氣中的CO和NOx,轉化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 NOx →N2+CO2(未配平),若x=1.5,則化學方程式中CO2和N2的化學計量數比為 。
(3)吸收SO2和NO,獲得Na2S2O4和NH4NO3產品的流程圖如下(Ce為鈰元素)。裝置Ⅱ中,酸性條件下,NO被Ce4+氧化的產物主要是NO3-、NO2-,請寫出生成等物質的量的NO3-和NO2-時的離子方程式 .
(4)裝置Ⅲ的作用之一是用質子交換膜電解槽電解使得Ce4+再生,再生時生成的Ce4+在電解槽的 (填“陽極”或“陰極”),同時在另一極生成S2O42一的電極反應式為 。
(5)已知進入裝置Ⅳ的溶液中,NO2-的濃度為ag.L-1,要使1m3該溶液中的NO2-完全轉化為NH4NO3,至少需向裝置Ⅳ中通人標準狀況下的氧氣 L(用含a代數式表示,結果保留整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寫出基態鎵原子的電子排布式 。
(2)已知:無水氯化鋁在178℃升華,它的蒸氣是締合的雙分于(Al2Cl6),結構如圖
締合雙分子Al2Cl6中Al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是 。
(3)B原子的電子有 個不同的能級;晶體硼熔點為2300℃,則其為 晶體。
(4)磷化硼(BP)是一種有價值的耐磨硬涂層材料,它是通過在高溫氫氣氛圍下(>750℃)三溴化硼和三溴化磷反應制得。BP晶胞如圖所示。
①畫出三溴化硼和三溴化磷的空間結構式。
三溴化硼 三溴化磷
②在BP晶胞中B的堆積方式為 。
③計算當晶胞晶格參數為a pm(即圖中立方體的每條邊長為 a pm)時,磷化硼中硼原子和磷原子之間的最近距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某吸水材料與聚酯纖維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們的合成路線如圖所示:
已知:①A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相對分子質量為32。
②RCOOR′+R″OHRCOOR″+R′OH(R、R′、R″代表烴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 A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B中的官能團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D→E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
(4) ①乙酸與化合物M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G→聚酯纖維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5) E的名稱是___________。
(6) G的同分異構體有多種,滿足下列條件的共有_____種。
①苯環上只有兩個取代基;
② 1 mol該物質與足量的NaHCO3溶液反應生成2 mol CO2。
(7) 寫出由合成
的流程圖(注明反應條件)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河南省南陽、信陽等六市高三第一次聯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次氯酸鈉溶液可用作環境的殺菌消毒
B. 硅膠可用作商品包裝袋的干燥劑
C. 爆竹燃放后,硫燃燒生成SO3
D. 施肥時,草木灰不能與胺態氮肥混合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河南省南陽、信陽等六市高三第一次聯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設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1mol甲基中含有電子數為10NA
B. 常溫下,1L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OH-離子數為0.01 NA
C. 標準狀況下,NO和O2各11.2L混合充分反應,所得氣體的分子總數為0.75 NA
D. 50mL12mol·L-1鹽酸和足量MnO2共熱,轉移的電子數為0.3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