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資陽市高二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一化學平衡mA(g)+nB(g) pC(g)+qD(g),如圖表示的是A的轉化率與壓強、溫度的關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正反應是放熱反應;m+n>p+q
B.正反應是吸熱反應;m+n<p+q
C.正反應是放熱反應;m+n<p+q
D.正反應是吸熱反應;m+n>p+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資陽市高二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三氯化鐵常溫下為固體,熔點282℃,沸點315℃,在300℃以上易升華。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機溶劑。據此判斷三氯化鐵晶體類型為 。
(2)①CH2=CH2、②CH≡CH、③ 、④CH3—CH3這四種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2雜化的是 (填序號)。
(3)如圖為某晶體的一個晶胞示意圖,該晶體由A、B、C三種基本粒子組成,則該晶體的化學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資陽市高二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在一恒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化學反應:CO(g)+H2O(g)CO2(g)+H2(g),其化學平衡常數K和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
t ℃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1.7 | 1.1 | 1.0 | 0.6 | 0.4 |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 ,該反應為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若增大壓強,則平衡常數 (填序號)。
A.一定不變 B.一定減小 C.一定增大 D.增大、減小、不變皆有可能
(2)能判斷該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 。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
C.v逆(H2)=v正(H2O) D.c(CO)=c(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資陽市高二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將煤轉化為水煤氣是通過化學方法將煤轉化為潔凈燃料的方法之一。已知C(s)、CO(g)和H2(g)完全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C(s)+O2(g)=CO2(g) ΔH1=-393.5 kJ·mol-1
H2(g)+O2(g)=H2O(g) ΔH2=-242.0 kJ·mol-1
CO(g)+O2(g)=CO2(g) ΔH3=-283.0 kJ·mol-1
根據以上數據,寫出C(s)與水蒸氣反應生成CO(g)和H2(g)的熱化學方程式: 。
(2)已知白磷和PCl3的分子結構如圖所示,現提供以下化學鍵鍵能:P—P 198 kJ·mol-1,Cl—Cl 243 kJ·mol-1,P—Cl 331 kJ·mol-1。則反應P4(白磷,s)+6Cl2(g)=4PCl3(s)的反應熱Δ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資陽市高二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下表為長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編號代表對應的元素。
請回答下列問題:
(1)③和①形成的一種5核10電子分子,其立體構型為 ,中心原子雜化方式為 ,屬于 分子(填“極性”或“非極性”)。
(2)元素③和⑦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中酸性較強的是: (填化學式)元素⑥的電負性 元素⑦(選填“>”、“=”、“<”=)的電負性。
(3)根據元素周期表分區,元素⑨位于 區,其基態原子電子排布式為 。
(4)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質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上表中元素②與元素⑤的氫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質。請寫出元素②的氫氧化物與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資陽市高二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要完成中和熱的測定。
(1)實驗桌上備有大小兩個燒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膠頭滴管、量筒、0.5 mol·L-1鹽酸、0.55 mol·L-1NaOH溶液,實驗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 。
(2)①實驗中能否用環形銅絲攪拌棒代替環形玻璃攪拌棒? (填“能”或“否”),其原因是 。
②在大、小燒杯之間填滿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
(3)他們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
實驗用品 | 溶液溫度 | 中和熱 | |||
t1 | t2 | ΔH | |||
① | 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 | 50 mL 0.5 mol·L-1 HCl溶液 | 20 ℃ | 23.3 ℃ | kJ/mol |
② | 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 | 50 mL 0.5 mol·L-1 HCl溶液 | 20 ℃ | 23.5℃ | |
已知:反應后溶液的比熱容c為4.18 kJ·℃-1·kg-1,各物質的密度均為1 g·cm-3。計算完成上表(保留兩位小數)。
(4)實驗分析
①若用醋酸代替HCl做實驗,測得的中和熱的數值 (填“偏大”或“偏小”或“無影響”)。
②若用60 mL 0.5 mol·L-1HCl溶液與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完成實驗,與上述實驗相比,測得反應放出的熱量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變”),中和熱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資陽市高二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已知 X、Y、Z、Q、R、E六種前四周期元素中,原子序數X<Y<Z<Q<R<E,其結構或性質信息如下表。
元素 | 結構或性質信息 |
X | 原子的L層上s電子數等于p電子數 |
Y | 原子核外的L層有3個未成對電子 |
Z |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Q | 單質常溫常壓下是氣體,原子的M層上有1個未成對的p電子 |
R | 核電荷數是Y與Q的核電荷數之和 |
E | N能層上只有一個電子,K、L、M層均排滿電子 |
請根據信息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元素Y的原子核外價電子排布圖: 。X的一種氫化物相對分子質量為26,其分子中的σ鍵與π鍵的鍵數之比為 。
(2)X、Y、Z三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高到低的排列為(寫元素符號) 。
(3)X、Z元素分別與氫元素形成的最簡單化合物中,沸點較高的為(寫化學式) ,原因是 。
(4)XZ與Y2屬于等電子體,寫出化合物XZ的結構式: 。
(5)R的一種配合物的化學式為RCl3·6H2O。已知0.01 mol 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過量硝酸銀溶液處理,產生0.02 mol AgCl沉淀。此配合物最可能是 。
A.[R(H2O)6]Cl3 B.[R(H2O)5Cl]Cl2·H2O
C.[R(H2O)4Cl2]Cl·2H2O D.[R(H2O)3Cl3]·3H2O
(6)向含少量ESO4的水溶液中逐滴滴入氨水,生成藍色沉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繼續滴加氨水至過量,沉淀溶解,得到天藍色溶液,寫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7)元素E的單質晶體中原子的堆積方式如下圖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下圖乙所示,原子之間相互位置關系的平面圖如下圖丙所示。
若已知該元素的原子半徑為d cm,相對原子質量為M,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則該晶體的密度為 g·cm-3(用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資陽市高二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某溫度下,將H2(g)和I2(g)各1 mol的氣態混合物充入2 L的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5 min后達到平衡,測得c(HI)=0.2 mol/L。
(1)計算從反應開始至達到平衡,用H2(g)表示的反應速率。
(2)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
(3)保持溫度不變,若向上述容器中充入H2(g)和I2(g)各2 mol,求達到平衡時I2(g)的物質的量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資陽市高一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與生活、社會發展息息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霾塵積聚難見路人”,霧霾所形成的分散系不具有丁達爾效應
B.“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該過程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屠呦呦對青蒿素的提取屬于化學變化
D.古劍“湛瀘”“以劑鋼為刃,柔鐵為莖干,不爾則多斷折”,劑鋼指的是鐵的合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資陽市高一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分類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簡單易行的科學方法。某同學用下表所示對所學知識進行分類,其中甲與乙、丙、丁是包含關系。下列各組中,正確的組合是
選項 | 甲 | 乙、丙、丁 |
A | 純凈物 | 液氯、KAl(SO4)2、CuSO4·5H2O |
B | 能導電 | Fe、NaCl晶體、AgCl |
C | 堿 | 一水合氨、NaOH、純堿 |
D | 電解質 | 鹽酸、硫酸、硝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