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若T1=T2,則x1>x2 | B. | 若T1=T2,則x1<x2 | C. | 若T1<T2,則x1=x2 | D. | 若T1<T2,則x1<x2 |
分析 在T2℃,起始時在該容器中加入2mol NH3,到達的平衡,可以等效為在原平衡的基礎上先增大壓強,平衡逆移動,N2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減少,再改變溫度到T2℃到達平衡,根據(jù)溫度對平衡的影響進行判斷.
解答 解:在T2℃,起始時在該容器中加入2mol NH3,到達的平衡,可以等效為在原平衡的基礎上先增大壓強,平衡逆移動,N2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減少,再改變溫度到T2℃到達平衡,
A、該反應正反應是吸熱反應,若T1=T2,增大壓強平衡向逆反應移動,則x1>x2,故A正確;
B、該反應正反應是吸熱反應,若T1=T2,增大壓強平衡向逆反應移動,則x1>x2,故B錯誤;
C、該反應正反應是吸熱反應,若T1<T2,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則可能x1=x2,但不一定,故C錯誤;
D、該反應正反應是吸熱反應,若T1<T2,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則可能有x1<x2,但不一定,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因素,難度中等,設計平衡建立的途徑是解題的關鍵,再利用平衡移動解答.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沉淀物 | Fe(OH)3 | Fe(OH)2 | Co(OH)2 | Al(OH)3 | Mn(OH)2 |
開始沉淀 | 2.7 | 7.6 | 7.6 | 4.0 | 7.7 |
完全沉淀 | 3.7 | 9.6 | 9.2 | 5.2 | 9.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① | ② | ③ | 實驗結論 |
A | 稀硫酸 | Na2S | CuSO4 | 酸性:H2S>H2SO4 |
B | 濃硫酸 | 蔗糖 | 溴水 | 濃硫酸具有脫水性、氧化性 |
C | 稀鹽酸 | Na2SO3 | Ba(NO3)2溶液 | SO2與可溶性鋇鹽均可以生成白色沉淀 |
D | 濃硝酸 | Na2CO3 | Na2SiO3溶液 | 酸性:硝酸>碳酸>硅酸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5℃時,1LpH=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數(shù)目為0.02NA | |
B. | 室溫下,14.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C-H鍵數(shù)目為2NA | |
C. | 0.1molFe在0.1molCl2中充分燃燒,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3NA | |
D. | 標準狀況下,22.4LCCl4中含有的分子數(shù)目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離子化合物熔沸點較高、共價化合物熔沸點較低 | |
B. | 全部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 |
C. | 離子半徑:Na+>Mg2+>Al3+>F- | |
D. | 熔點:金剛石>NaCl>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鐵皮未及時取出,會導致測定結果偏小 | |
B. | 鐵皮未洗滌干凈,會導致結果偏大 | |
C. | 把鹽酸換成稀硫酸,會導致結果偏大 | |
D. | 烘干時間過長,會導致結果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