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放電條件下,氮氣和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氮;
(2)過程③中NH3在土壤中會被微生物轉化成HNO2;
(3)氮氣和氫氣高溫高壓催化劑反應生成氨氣;
(4)銅和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證明硝酸具有強氧化性;
(5)用NH4Cl和NaNO2反應制取N2,NaNO2中N元素的化合價由+3價降低為0,NH4Cl中N元素的化合價由-3價升高為0,依據原子個數守恒、得失電子守恒反應方程式為:NaNO2+NH4Cl=NaCl+N2↑+2H2O.
解答 解:(1)放電條件下,氮氣和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氮,反應方程式為:N2+O2$\frac{\underline{\;放電\;}}{\;}$2NO,
故答案為:N2+O2$\frac{\underline{\;放電\;}}{\;}$2NO;
(2)過程③中NH3在土壤中會被微生物轉化成HNO2,2NH3+3O2$\frac{\underline{\;微生物\;}}{\;}$2HNO2+2H2O,
故答案為:2NH3+3O2$\frac{\underline{\;微生物\;}}{\;}$2HNO2+2H2O;
(3)工業合成氨反應的方程式位:N2+3H2$\frac{\underline{\;\;催化劑\;\;}}{高溫高壓}$2NH3,
故答案為:N2+3H2$\frac{\underline{\;\;催化劑\;\;}}{高溫高壓}$2NH3;
(4)向盛有稀硝酸的試管中加入Cu片,相關的實驗現象:銅片溶解,溶液變藍色,生成無色氣體在試管口處變紅棕色,該實驗的結論是:稀硝酸具有強氧化性,H后金屬可以與稀硝酸反應,
故答案為:銅片溶解,溶液變藍色,生成無色氣體在試管口處變紅棕色;稀硝酸具有強氧化性,H后金屬可以與稀硝酸反應;
(5)用NH4Cl和NaNO2反應制取N2,反應中NaNO2中+3價N化合價降低,被還原,所以在NaNO2反應中做氧化劑,具有氧化性,亞硝酸鈉暴露于空氣中會生成硝酸鈉,表現亞硝酸鈉的還原性,
故答案為:氧化;NaNO3;還原.
點評 本題以亞硝酸鈉的制備、性質的檢驗為載體考查實驗基本操作、化學方程式書寫,側重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理解實驗裝置的原理及相關氧化還原反應的原理,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氫氧兩種元素只能組成H2O | |
B. | 導熱性等屬于水的化學性質 | |
C. | 0℃時冰的密度比液態水的密度小 | |
D. | 液態水兩種形態間轉化需斷裂O-H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取該溶液1 mL稀釋至100 mL后,pH約等于3 | |
B. | 向該溶液中加入pH為13的氫氧化鋇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 |
C. | 該溶液中硝酸電離出的c(H+)與水電離出的c(H+)之比值為10-12 | |
D. | 該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是pH為3的硝酸中水電離出的c(H+)的100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性質 | 用途 |
A. | 次氯酸有強氧化性 | 用作漂白劑 |
B. | 氧化鋁熔點很高 | 制造耐火坩堝 |
C. | 硅有導電性 | 制造光導纖維 |
D. | 硫酸有酸性 | 用于金屬加工前的酸洗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反應中PdCl2作氧化劑,被還原 | B. | 每轉移2 mol e-時,生成1 mol X | ||
C. | 未知物質X為CO2,屬于還原產物 | D. | 還原性:CO>P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溴苯中的苯(NaOH溶液,分液) | |
B. | 乙醇中的水(新制的氧化鈣,蒸餾) | |
C. | 乙酸中的乙醇(金屬鈉,蒸餾) | |
D. | 苯中的甲苯(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分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