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題中各物質的轉化關系可知,本實驗是將溴苯先與鎂反應生成,
與丁酮反應生成
,
再與酸反應生成
,
(1)反應①是用溴苯與鎂條反應,用碘作催化劑;
(2)裝置Ⅰ中滴加液體用恒壓漏斗,便于液體流下,反應②是放熱反應,為防止反應過于劇烈,需將三頸燒瓶置于冰水中,且逐滴加入丁酮和乙醚;
(3)根據分液的基本步驟答題;
(4)減壓蒸餾主要是防止溫度過高物質發生分解,根據壓蒸餾的操作要求答題.
解答 解:根據題中各物質的轉化關系可知,本實驗是將溴苯先與鎂反應生成,
與丁酮反應生成
,
再與酸反應生成
,
(1)反應①是用溴苯與鎂條反應,用碘作催化劑,故答案為:作催化劑;
(2)裝置Ⅰ中滴加液體用恒壓漏斗,便于液體流下,反應②是放熱反應,為防止反應過于劇烈,需將三頸燒瓶置于冰水中,且逐滴加入丁酮和乙醚,
故答案為:恒壓漏斗;該反應放熱,防止反應過于劇烈;
(3)步驟三中分離出油層,用分液操作即可,具體實驗操作為:將混合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先放出下層液體于燒杯中,再將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入另一燒杯中,
故答案為:將混合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先放出下層液體于燒杯中,再將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入另一燒杯中;
(4)減壓蒸餾時需將吸濾瓶與抽氣泵相連,減壓蒸餾主要是降低2-苯基-2-丁醇的沸點,防止溫度過高發生分解,
故答案為:抽氣泵;降低2-苯基-2-丁醇的沸點,防止溫度過高發生分解.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有機物的制備實驗方案設計,答題時注意根據實驗原理進行分析,所以理解實驗原理是解題的關鍵,題目難度中等,試題側重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靈活應用基礎知識的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X | ||
Y | Z | W |
T |
A. | X、W、Z元素的原子半徑及它們的氣態氫化物的熱穩定性均依次遞增 | |
B. | 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離態存在,它們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遞增 | |
C. | YX2晶體熔化、液態WX3氣化均需克服分子間作用力 | |
D. | 根據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測T元素的單質具有半導體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還原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成物是乙醛 | B. | 乙醇發生了還原反應 | ||
C. | 銅是此反應的催化劑 | D. | 反應中有紅黑顏色交替變化的現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編號 | 實驗目的 | 反應物 | 溫度 | 反應前溶液的pH |
A | 對照組 | O3+NaI+H2SO4 | 25℃ | 5.2 |
B | 研究FeCl2對I3-生成速率的影響 | O3+NaI+H2SO4+FeCl2 | 25℃ | 5.2 |
C | 研究溫度對I3-生成速率的影響 | O3+NaI+H2SO4 | 5℃ | 5.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淀粉和纖維素互為同分異構體 | |
B. | 反應②:1 mol M可生成3 mol CH3CH2OH | |
C. | 反應③:所需反應條件可為酸性重鉻酸鉀溶液 | |
D. | 反應④:產物通入滴有酚酞的飽和碳酸鈉溶液中振蕩、靜置后下層溶液顏色無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