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5年8月12日,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確認有氰化鈉(NaCN)、亞硝酸鈉等,氰化鈉毒性很強,遇水、酸會產生有毒易燃氰化氫氣體。氰化氫的沸點只有26攝氏度,因此相當容易揮發進入空氣,這就大大增加了中毒的風險。同時氰化鈉遇到亞硝酸鈉會發生爆炸。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氰化鈉遇水產生氰化氫的離子方程式
(2)爆炸現場約700噸的氰化鈉大約需要900噸的雙氧水來處理。氰化鈉與雙氧水相遇后,會釋放出氨氣同時析出白色晶體碳酸氫鈉,使得氰化鈉的毒性大大降低,寫出氰化鈉與雙氧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氰化鈉遇到亞硝酸鈉能生成氧化鈉和兩種無污染的氣體發生爆炸,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 。
(4)爆炸殘留在廢水中的CN- 可以用Cr2O72-處理,擬定下列流程進行廢水處理,
① 上述處理廢水流程中主要使用的方法是 ;
A.混凝法 B.中和法 C.沉淀法 D.氧化還原法
② 步驟②反應無氣體放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步驟③中,每處理0.4 mol Cr2O72 - 時轉移電子2.4 mol,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___________;
④處理酸性Cr2O72-廢水多采用鐵氧磁體法。該法是向廢水中加入FeSO4·7H2O將Cr2O72-還原成Cr3+,調節pH,Fe、Cr轉化成相當于FeⅡ[FexⅢCr(2-x)Ⅲ]O4(鐵氧磁體,羅馬數字表示元素價態)的沉淀。處理1 mol Cr2O72-,需加入amol FeSO4·7H2O,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x=0.5,a=6 B.x=0.5,a=10 C.x=1.5,a=6 D.x=1.5,a=10
【答案】
(1)CN-+H2OHCN+OH-
(2)NaCN+H2O2+H2O==NaHCO3+NH3↑
(3)3NaCN+5NaNO2==3CO2↑+4N2↑+4Na2O
(4)①d;②CN-+ClO-==CNO-+Cl- ;③3S2O32- +4Cr2O72- +26H+==6SO42-+8Cr3++13H2O;④D
【解析】
試題分析:(1)氰化鈉易發生水解產生氰化氫,方程式為CN-+H2OHCN+OH-。
故答案為:CN-+H2OHCN+OH-;
(2)氰化鈉與雙氧水反應生成氨氣和碳酸氫鈉,方程式為NaCN+H2O2+H2O═NaHCO3+NH3↑。
故答案為:NaCN+H2O2+H2O═NaHCO3+NH3↑;
(3)氰化鈉遇到亞硝酸鈉會生成兩種氣體發生爆炸,氣體為二氧化碳和氮氣,反應的方程式為
3NaCN+5NaNO2=3CO2↑+4N2↑+4Na2O。
故答案為:3NaCN+5NaNO2=3CO2↑+4N2↑+4Na2O;
(4)流程分析含CN-廢水調整溶液PH加入NaClO溶液,氧化CN-離子反應生成CNO-的廢水,含Cr2O72-
的廢水調整溶液PH加入Na2S2O3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得到含硫酸根離子的廢水,和含CNO-的廢水繼續處理得當待測水樣。
①從流程看,CN-轉化為CNO-,化合價升高被氧化劑氧化,Cr2O72-轉化為Cr3+化合價降低,需加還原劑還原,故采用方法為氧化-還原法。
故答案為:d;
②步驟②中,無氣體放出,CN-被ClO-氧化為CNO-,則因為是在堿性環境中,故ClO-只能被還原為Cl-,反應式為:CN-+ClO-═CNO-+Cl-。
故答案為:CN-+ClO-═CNO-+Cl-;
③每0.4molCr2O72-轉移2.4mol的電子,設還原后Cr元素的化合價為x,則0.4mol×2×(6-x)=2.4mol,解得x=+3,則離子反應為3S2O32-+4Cr2O72-+26H+═6SO42-+8Cr3++13H2O。
故答案為:3S2O32-+4Cr2O72-+26H+═6SO42-+8Cr3++13H2O;
④處理1mol Cr2O72-,需加入a mol FeSO47H2O,根據鉻原子守恒得,1mol Cr2O72-完全反應后生成mol FeⅡ[FexⅢCr(2-x)Ⅲ]O4,根據鐵原子守恒得amol=
mol①,該反應中得失電子數相等,1mol×2×3=
mol×(3-2)×x,解得x=1.5,將x=1.5代入①得a=10。
故答案為:D。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
苯酚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以苯酚為主要起始原料,某種藥物中間體的合成路線如下:
已知:
(1)C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 ;
(2)反應I的反應類型是 ;
(3)反應Ⅱ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化合物B的名稱是 ,E的結構簡式為 ;
(5)寫出滿足下列條件的F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任寫兩種)。
①苯環上有三個取代基且苯環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兩種.②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③紅外光譜顯示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合物A最早發現于酸牛奶中,它是人體內糖代謝的中間體,可由馬鈴薯、玉米淀粉等發酵制得。A的鈣鹽是人們喜愛的補鈣劑之一。A在某種催化劑存在下進行氧化,其產物不能發生銀鏡反應。在濃硫酸存在下,A可發生如下圖所示的反應:
(1)試寫出化合物的結構簡式:A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
(2)化學方程式: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個反應中,不屬于酯化反應的是:A→_________(填化合物對應的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R、Q、X、Y、Z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五種短周期元素,R與Q形成的氣態化合物,在標準下的密度為0.76 g/L,X、Y、Z三種元素族序數之和為10,Y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Y單質能強堿溶液反應,Z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的兩倍。
(1)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X、Y、Z三種元素形成的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用離子符號回答)
(2)X和R兩種元素按原子個數比1:1組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為 ,推測這種化合物具有較強的 。(填“氧化性”或“還原性”)
(3)寫出Y、Z兩種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4)水的沸點遠高于Z元素的氫化物的沸點,原因是 。
(5)Q4是一種Q元素的新單質,可用作推進劑或炸藥,推算其分子中含有 對共用電子。
(6)由R、Q兩元素組成的一種液態化合物W常用作還原劑,W分子中含有18個電子,W分子的結構式為 。W與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生成氧化亞銅,同時產生一種穩定的氣態單質,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機物分子中,當某個碳原子連接著四個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團時,這種碳原子稱為“手性碳原子”。例如,如圖有機物分子中帶“*”碳原子就是手性碳原子。該有機物分別發生下列反應,生成的有機物分子中仍含有手性碳原子的( )
A. 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
B. 與NaOH水溶液反應
C. 與銀氨溶液作用只發生銀鏡反應
D. 催化劑作用下與H2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為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的乙醇催化氧化的實驗裝置(圖中加熱儀器、鐵架臺、鐵夾等均未畫出)。圖中A試管盛有無水乙醇(沸點為78℃),B處為螺旋狀的細銅絲,C處為無水硫酸銅粉末,干燥管D中盛有堿石灰,E為新制的氫氧化銅,F為氧氣的發生裝置。
(1)在實驗過程中,需要加熱的儀器(或區域)有(填儀器或區域的代號A~F)______。
(2)B處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 。
(3)C處應出現的現象是 ,
D處使用堿石灰的作用是 ,
E處應出現的實驗現象是 ,
F處可以添加的固體藥品是 。
(4)若本實驗中拿去F裝置(包括其上附的單孔塞和導管),同時將A試管處原來的雙孔塞換成單孔塞用以保證裝置的氣密性,其它操作不變,則發現C處無明顯變化,而E處除了依然有上述(3)中所出現的現象之外,還有氣體不斷地逸出.由此推斷此時B處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有前四周期原子序數依次遞增的五種元素A、B、C、D、E。 A、D元素基態原子中成對電子數是未成對電子數的3倍,且D元素基態原子中有6個未成對電子;B的基態原子核外只有7個原子軌道填充了電子,B、C元素基態原子的3p能級上均有1個未成對電子;E元素排在周期表的15列。
(1)B元素基態原子核外電子有_______種運動狀態,電子占據的最高能層符號為_______,該能層具有的原子軌道數為_______、電子數為_____。
(2)C、E兩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EC3,此化合物的VSEPR模型為_______,是_______分子(填“極性”、“非極性”)。
(3)寫出D基態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圖____________。
(4)B、C兩元素也可以形成共價化合物BC3,但BC3經常以二聚(B2C6)的形式存在,二聚分子具有配位鍵,分子中原子間成鍵的關系如下圖所示.請將圖中,你認為是配位鍵的斜線上加上箭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無色混合氣體可能由H2、O2、NH3、N2、CO2、HCl和He中的兩種或多種組成。常溫下取此氣體200mL進行實驗,實驗的過程和結果如下(上述氣體的體積都是折算成相同條件下的體積)。下列說法錯誤是
A.原混合氣體中有5ml O2
B.原混合氣體中肯定存在NH3,肯定不存在HCl
C.原混合氣體中CO2的體積分數為40%
D.可能存在N2或He,它們在原混合氣體中的體積分數不可能超過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氨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具有重要影響。
(1)氨的制備與利用。
① 工業合成氨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② 氨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氨的定量檢測。
水體中氨氣和銨根離子(統稱氨氮)總量的檢測備受關注。利用氨氣傳感器檢測水體中氨氮含量的示意圖如下:
① 利用平衡原理分析含氨氮水樣中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 。
② 若利用氨氣傳感器將1 L水樣中的氨氮完全轉化為N2時,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6×10-4 mol ,則水樣中氨氮(以氨氣計)含量為 mg·L-1。
(3)氨的轉化與去除。
微生物燃料電池(MFC)是一種現代化氨氮去除技術。下圖為MFC碳氮聯合同時去除的氮轉化系統原理示意圖。
① 已知A、B兩極生成CO2和N2,寫出A極的電極反應式: 。
② 用化學用語簡述NH4+去除的原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