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0mL0.1mol/LBaCl2溶液中Cl-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Ba2+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
II.把5.1g鎂鋁合金的粉末放入過量的鹽酸中,得到5.6 LH2(標準狀況下)。
(1)合金中鎂的物質的量_________。
(2)寫出該合金溶于足量NaOH溶液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同時產生H2的體積(標準狀況下)為____________ 。
III.在一定質量的AlCl3和MgCl2混合溶液中逐漸滴入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質的量與加入NaOH的物質的量的關系如圖所示,則:
①生成Mg(OH)2的質量為__________;
②X=_______;Y=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淮安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調研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從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l2O3,還有少量雜質)中提取鋁的工藝流程及步驟如下:
試回答下列問題:
(1)試劑X為__________;
(2)操作Ⅰ、操作Ⅱ均為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稱),在實驗室進行該操作時需要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________;
(3)金屬鋁與氧化鐵混合在高溫下,會發生劇烈的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請舉一例該反應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
(4)反應Ⅱ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電解熔融氧化鋁制取金屬鋁,若有0.6 mol電子發生轉移,理論上能得到金屬鋁的質量是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菏澤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B卷)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與“結論”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選項 | 實驗操作及現象 | 實驗結論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鹽酸酸化,沉淀不溶解 |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B | 向某溶液中同時加入幾滴KSCN溶液和少量新制的氯水,溶液變為紅色 |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 |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D | 向某溶液加入NaOH并微熱,產生能夠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無色氣體 |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下學期二調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PET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合成纖維,其結構簡式為:
現以煤的干餾產品A與F為原料制備PET,生產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其中A為烴,含碳元素的質最分數為90.6%,其蒸氣密度是空氣密度的3.66倍,且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M分子里所有原子共平面。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名稱為______。M→N的反應類型為______ ;
(2)反應①的反應條件為:______;
(3)寫出有機物A所有一氯代物的結構簡式:______。
(4)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反應②:_________;反應③:_________。D與足量的氫氧化銅懸濁液煮沸:_________;
反應⑤:_________。
(5)P的一種同系物X的分子式為C3H8O2,在核磁共振氫譜圖中出現三種信號峰,其峰的強度之比為2:l : l 。則X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下學期二調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早在40年前,科學大師Heilbronner經過理論研究預測,應當有可能合成“莫比烏斯”形狀的芳香族(大環)輪烯分子,這一預測被德國化學家合成證實。[18]-輪烯是一種大環輪烯,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 有關它的說法正確的是
A. [18]- 輪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處于同一平面
B. [18]- 輪烯的分子式為:C18H12
C. 1 mol[18]- 輪烯最多可與9 mol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生成環烷烴
D. [18]- 輪烯與乙烯互為同系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稀鹽酸。下列圖像能正確表示加入鹽酸的體積和生成CO2的物質的量的關系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等質量兩份鋁,分別放入足量鹽酸和NaOH 中,生成氫氣在同溫同壓下體積比為( )
A. 2:3 B. 3:2 C. l:1 D. l: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浙江省溫州市高三第二次選考模擬考試(2月)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加試題】藥物K可用于治療哮喘、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其合成路線如下圖所示。
已知:
①通常在同一個碳原子上連有兩個烴基不穩定,易脫水形成羰基
②醛能發生烴醛縮合反應,再脫水生成不飽和醛:
③
請回答: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
A.化合物A能與FeCl3發生顯色反應
B.化合物C能夠發生銀鏡反應
C.I轉化為J屬于加成反應
D.K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時,1molK最多可消耗3molNaOH
(2)化合物D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
(3)EF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4)寫成符合下列條件的A的所有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___。
①能與氯化鐵溶液發生顯色反應
②1H-NMR譜顯示分子中苯環上有兩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
(5)通常采用有機物H為原料合成有機物I,請設計該合成路線_______(用流程圖表示,無機試劑任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