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銅與濃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與水;
(2)反應生成的氮的氧化物是大氣污染氣體,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防止污染;氮的氧化物與NaOH反應生成鹽,以此來解答.
解答 解:(1)銅與濃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與水,反應離子方程式為Cu+4H++2NO3-=Cu2++2NO2↑+2H2O,
故答案為:Cu+4H++2NO3-=Cu2++2NO2↑+2H2O;
(2)反應生成的氮的氧化物是大氣污染氣體,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防止污染,所以裝置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氮氧化物,反應結束后,由NO2+NaOH→NaNO2+NaNO3+H2O可知,廣口瓶的溶液中,除了剩余的NaOH外,還含有新生成的NaNO2與NaNO3,
故答案為:吸收氮氧化物;NaNO2與NaNO3.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性質實驗,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的性質、發生的反應、實驗技能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學與環境及實驗技能,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容器中發生的反應可表示為:3X(g)+Y(g)?2Z(g) | |
B. | 0~3min內,v(X)=0.1 mol/(L•min) | |
C. | 達平衡后,升高溫度,v正、v逆都增大,且再次平衡前v正<v逆 | |
D. | 若改變條件,使反應進程如圖3所示,則改變的條件可能是增大壓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⑦ | B. | ①②⑥⑧ | C. | ①③④⑧ | D. | ①③⑥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鎳作催化劑并加熱的條件下,1molM最多可與5molH2發生加成反應 | |
B. | M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C. | M可在熱的NaOH溶液中發生反應,最多可消耗3molNaOH | |
D. | 1molM可與3molBr2發生取代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u絲--電解質;KOH--電解質 | |
B. | NaCl--電解質;葡萄糖(C6H12O6)--非電解質 | |
C. | NaCl溶液--非電解質;酒精--非電解質 | |
D. | O2--不屬于電解質或非電解質;MgCl2--非電解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①(NH4)2SO4 ②NH4HCO3 ③NH4Cl ④NH3•H2O中,c(NH4)由大到小的順序是:①>③>②>④ | |
B. | 將等體積的鹽酸和氨水混合后pH=7:c(NH4+)>c(Cl-) | |
C. | 0.1 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O3-)+c(H+)+c(H2CO3) | |
D. | 向硝酸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得到pH=5的混合溶液:c(Na+)=c(NO3-)+c(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實驗②證明了①的濾液中含有Ag+,由此推斷的濾液中也含有Cl- | |
B. | 由實驗③推測:若在①的沉淀中滴加NaOH溶液,沉淀也能溶解 | |
C. | 實驗的溶液中含有[Ag(NH3)2]+微粒 | |
D. | 實驗證明了該溫度下Ag2S比Ag2SO4更難溶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混合氣體中一定沒有甲烷 | B. | 混合氣體中一定有乙烯 | ||
C. | 混合氣體可能由甲烷和丙烯組成 | D. | 混合氣體一定由乙烯和甲烷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