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離H2和SO2,并分別得到干燥的氣體,由實驗裝置可知,丙(分液漏斗)中為稀硫酸,甲中為NaOH溶液,混合氣體進入甲中二氧化硫與NaOH反應,而氫氣不能反應,則從甲中逸出氫氣,然后利用乙中濃硫酸干燥即可得到干燥的氫氣,然后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發生鹽酸與亞硫酸鈉的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氣體,再通過乙中濃硫酸干燥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硫氣體,以此來解答.
解答 解:分離H2和SO2,并分別得到干燥的氣體,由實驗裝置可知,丙(分液漏斗)中為稀硫酸,甲中為NaOH溶液,混合氣體進入甲中二氧化硫與NaOH反應,而氫氣不能反應,則從甲中逸出氫氣,然后利用乙中濃硫酸干燥即可得到干燥的氫氣,然后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發生鹽酸與亞硫酸鈉的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氣體,再通過乙中濃硫酸干燥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硫氣體,
(1)由圖可知,儀器丙的名稱是分液漏斗,故答案為:分液漏斗;
(2)甲的作用為吸收二氧化硫,使其與氫氣分離,則甲容器中盛堿液為NaOH;乙容器可干燥氫氣、二氧化硫,具有吸收性,則乙中盛濃硫酸,
故答案為:C;A;
(3)實驗時關閉b,打開a,發生二氧化硫與NaOH的反應生成亞硫酸鈉,且NaOH過量,一段時間后甲中的溶質是NaOH、Na2SO3,故答案為:NaOH、Na2SO3;
(4)當分離完一種氣體后,關閉a,打開b,發生鹽酸與亞硫酸鈉的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氣體,再通過乙中濃硫酸干燥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硫氣體,即這樣得到的氣體是SO2,
故答案為:a;b;SO2.
點評 本題考查性質實驗方案的設計,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的性質、發生的反應、實驗裝置的作用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綜合應用,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54gI2(g)中通入2gH2(g),反應放熱9.48kJ | |
B. | 當反應②吸收52.96kJ熱量時轉移2mole- | |
C. | 反應②的反應物總能量比反應①的反應物總能量低 | |
D. | 1mol固態碘與1mol氣態碘多了17.00kJ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弱電解質需要通電才能發生電離 | |
B. | 醋酸達到電離平衡時,不存在:CH3COO-+H+?CH3COOH | |
C. | H2SO4是共價化合物,所以它是弱電解質 | |
D. | 電離平衡右移,電解質分子的濃度不一定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PH=a的NaOH溶液加水稀釋至10n倍,則溶液的PH變為a-n | |
B. | 等濃度的氨水和NH4Cl溶液等體積混合后:c(NH${\;}_{4}^{+}$)+c(H+)>c(NH3•H2O)+c(OH-) | |
C. |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CH3COOH溶液至PH=7,水的電離程度逐漸增大 | |
D. | PH=5.6的NaHSO3溶液:c(Na+)>c(HSO${\;}_{3}^{_}$)>c(H2SO3)>c(SO${\;}_{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00 mol NaCl 中含有 6.02×1023個分子 | |
B. | 1.00 mol NaCl 中,所有Na+的電子總數為 10×6.02×1023 | |
C. | 欲配制 1.00 L 1.00 mol/L 的NaCl溶液,可將 58.5gNaCl溶于 1.00L 水中 | |
D. | 電解 58.5g 熔融的 NaCl,能產生22.4L氯氣(標準狀況)、23.0g 金屬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此反應為放熱反應 | |
B. | 斷裂1 mol石墨的化學鍵需要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1 mol金剛石化學鍵所放出的能量 | |
C. | 石墨比金剛石穩定 | |
D. | 此變化為物理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采煤礦井中的甲烷氣體是植物殘體經微生物發酵而來的 | |
B. |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 |
C. | 甲烷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極易溶于水 | |
D. | 甲烷與氯氣發生取代反應所生成的產物四氯甲烷是一種效率較高的滅火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