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X、Y、Z、M是四種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已知X、Y、Z是短周期中的三種非金屬元素,X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等于所在周期數;Y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內層電子數的2倍;Z單質為無色氣體,性質穩定常用作保護氣;M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四種元素的原子半徑從大到小的順序是:M>Z>Y>X
B. 元素X、Z可形成某種化合物,其分子內既含極性鍵又含非極性鍵
C. 化合物YO2、ZO2都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均屬于酸性氧化物
D. 金屬M制品具有較強的抗腐蝕能力,說明M元素的金屬活動性較差
【答案】B
【解析】X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等于所在周期數,可推斷X為氫(H)元素;Y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內層電子數的2倍,則Y含有兩個電子層,最外層含有4個電子,為碳(C)元素;Z單質為無色氣體,性質穩定,常用作保護氣,則Z為(N)元素;M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則M為(Al)元素。
A、電子層越多,原子半徑越大;電子層相同時,核電荷數越大,原子半徑越小,則四種元素的原子半徑Al>C>N>H,即M>Y>Z>X,故A錯誤;B、元素X(H)、Z(N)可形成化合物N2H4,其分子內既含極性鍵NH鍵,又含非極性鍵NN鍵,故B正確;C、酸性氧化物為能與堿反應只生成一種鹽和水的氧化物,化合物YO2為CO2,CO2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屬于酸性氧化物,而NO2與NaOH發生歧化反應生成硝酸鈉、亞硝酸鈉和水,不屬于酸性氧化物,故C錯誤;D、M(Al)表面能夠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有較強的抗腐蝕能力,但是Al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故D錯誤。故選B。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常涉及到化學知識,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以下項目的編號)
① 硫酸鋇難溶于水和酸,可做X光透視腸胃的藥劑;
② 醫療中消毒用的酒精是75%的乙醇溶液;
③ 碳酸鈉、氫氧化鈉、碳酸鈣、碳酸氫鈉等都可以中和酸,故都可以作為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
④ 加酶洗衣粉是在洗衣粉中加入能使蛋白質水解的堿性蛋白質,為了不降低它的活性,洗衣服時溫度越高效果越好;
⑤ 棉花、人造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纖維素,而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 aX(g) + bY(g) cZ(g) +d W(g)。反應達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將氣體體積壓縮到原來的1/2,當再次達平衡時,W的濃度為原平衡時的1.8倍。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 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B. a + b < c + d
C. Z的體積分數增加 D. X的轉化率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短周期主族元素M、N、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M、X同主族,N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的3倍,M原子的半徑小于N原子的半徑,Y原子的電子層數與最外層電子數相等,Z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等于N、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單質的還原性: Y>X
B. 元素M與N只能形成一種化合物
C. 元素Z的單質不能與元素N的氫化物反應
D. 元素X、Y的最高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可發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NaOH固體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將固體氫氧化鈉直接放在托盤天平左盤上稱量
B. 將燒杯中溶解固體氫氧化鈉所得溶液,冷卻到室溫后轉移至容量瓶中
C. 定容時,如果加水超過刻度線,用膠頭滴管直接吸出多余的部分
D. 定容、搖勻后,發現液體體積低于刻度線,再補加少量蒸餾水至刻度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物質制備過程中離不開物質的提純。以下除雜方法正確的是
選項 | 目的 | 試驗方法 |
A | 除去Na2CO3固體中的NaHCO3 | 置于蒸發皿中加熱至恒重 |
B | 除去NaCl中少量KNO3 | 將混合物制成熱飽和溶液,冷卻結晶,過濾 |
C | 除去CO2中的HC1 | 通過NaHCO3(aq飽和),然后干燥 |
D | 除去Al2O3固體中的Fe2O3 | 加入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后過濾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燃料電池是一種高效環境友好的發電裝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氫氧燃料電池的總反應為2H2 + O2 = 2H2O
B. 氫氧燃料電池中,當轉移4 mol電子時消耗2 mol氫氣
C. 甲烷燃料電池中,通入氧氣的一極為負極
D. 燃料電池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酒精會導致蛋白質變性,長期飲酒對消化道中的消化酶會有影響嗎?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唾液淀粉酶,探究酒精對消化酶的影響,實驗步驟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
(一)實驗步驟
實驗步驟 | 試管甲 | 試管乙 |
步驟1 | 加入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溶液和PH6.8緩沖液各1ml | 加入蒸餾水和PH6.8緩沖液各1ml |
步驟2 | 各加入質量分數為1%的淀粉酶溶液1ml,混勻后放置一段時間 | |
步驟3 | 各加入質量分數為1%的淀粉酶溶液1ml, A | |
步驟4 | 取出試管,各加入質量分數為1%的碘溶液3滴,觀察顏色變化 |
(二)討論與分析
(1)實驗中設置乙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實驗步驟”中A處應為 。
(2)兩支試管最可能的實驗結果是甲試管 色,乙試管 色。
(3)實驗中加入緩沖液的作用是________。
(4)為什么實驗中興趣小組同學不選用市面上供應的白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生產、生活、科技等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石油裂解的目的是提高柴油等輕質油的產量和質量
B.“神州七號”的防護層中含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屬于不飽和烴
C.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以實現“碳”的循環利用
D.煤經氣化和液化兩個化學變化過程,可變為清潔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