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 | H2 | CO | CH4 | CH3COOH |
燃燒熱(kJ/mol) | 286 | 283 | 890 | 874 |
分析 結合化學平衡三段式列式計算,一定溫度下,向容積恒定為2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3mol CO2、3mol CH4,發生如下反應:CO2(g)+CH4(g)?2CO(g)+2H2(g),反應在2min末達到平衡狀態,此時測得CO2和CO的體積分數相等,設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消耗二氧化碳濃度為x,
CO2(g)+CH4(g)?2CO(g)+2H2(g)
起始量(mol/L) 1.5 1.5 0 0
變化量(mol/L) x x 2x 2x
平衡量(mol/L)1.5-x 1.5-x 2x 2x
此時測得CO2和 CO的體積分數相等,濃度相同,則1.5-x=2x
x=0.5mol/L
(1)①氫氣反應速率V=$\frac{△c}{△t}$;
②平衡常數等于配合狀態下生成物平衡濃度冪次方乘積除以反應物平衡濃度冪次方乘積,結合化學平衡三段式列式計算平衡濃度;
③根據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征解答,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的濃度、百分含量不變,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發生變化,解題時要注意,選擇判斷的物理量,隨著反應的進行發生變化,當該物理量由變化到定值時,說明可逆反應到達平衡狀態.
④依據燃燒熱概念書寫三種氣體的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依據蓋斯定律計算得到所需熱化學方程式得到反應焓變;
⑤根據外界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平衡正向移動,反應物甲烷轉化率增大;
(2)①根據溫度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
②從綜合經濟效益考慮,是因為250℃時,催化劑的催化效果最好,提高溫度耗費較高的能量,并且低溫條件有利于平衡向著正反應方向移動.
解答 解:結合化學平衡三段式列式計算,一定溫度下,向容積恒定為2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3mol CO2、3mol CH4,發生如下反應:CO2(g)+CH4(g)?2CO(g)+2H2(g),反應在2min末達到平衡狀態,此時測得CO2和CO的體積分數相等,設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消耗二氧化碳濃度為x,
CO2(g)+CH4(g)?2CO(g)+2H2(g)
起始量(mol/L) 1.5 1.5 0 0
變化量(mol/L) x x 2x 2x
平衡量(mol/L)1.5-x 1.5-x 2x 2x
此時測得CO2和 CO的體積分數相等,濃度相同,則1.5-x=2x,解得x=0.5mol/L
(1)①2min內,用H2來表示的反應速率v(H2)=$\frac{2×0.5mol/L}{2min}$=0.5mol/L•min,故答案為:0.5mol/L•min;
②平衡常數K=$\frac{{c}^{2}(CO)×{c}^{2}({H}_{2})}{c(C{O}_{2})×c(C{H}_{4})}=\frac{(2×0.5)^{2}×(2×0.5)^{2}}{(1.5-0.5)×(1.5-0.5)}$=1,故答案為:1;
③CO2(g)+CH4(g)?2CO(g)+2H2(g),反應是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
A.速率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計量數之比,2v正(CH4)=v正(H2),當2v正(CH4)=v逆(H2),反應達到平衡狀態,但v正(CH4)=2v逆(H2)不符合速率之比,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A錯誤;
B.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變化,當容器內壓強保持恒定不變,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B正確;
C.反應中斷裂4molC-H鍵同時消耗2mol H2 ,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反應中斷裂2molC-H鍵同時消耗1mol H2,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C正確;
D.反應前后氣體質量和體積不變,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密度始終保持恒定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D錯誤;故選BC.
④氫氣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H2(g)+$\frac{1}{2}$O2(g)=H2O(l)△H=-286kJ/mol ①
CO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CO(g)+$\frac{1}{2}$O2(g)=CO2(g)△H=-283kJ/mol ②
CH4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 ③
依據蓋斯定律計算,③-②×2+①×2得到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O2(g)+CH4(g)?2CO(g)+2H2(g)△H=248kJ/mol,故答案為:248kJ/mol;
⑤反應是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減小反應壓強、增大CO2的濃度,平衡正向移動,反應物甲烷的轉化率增大,
故答案為:減小反應壓強、增大CO2的濃度;
(2)①溫度超過250℃時,催化劑的催化效率降低,所以溫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
故答案:溫度超過250℃時,催化劑的催化效率降低;
②工業生產中該反應的溫度常選擇250℃、不選擇400℃,從綜合經濟效益考慮,是因為250℃時,催化劑的催化效果最好,提高溫度耗費較高的能量,并且低溫條件有利于平衡向著正反應方向移動,故答案為:250℃.
點評 本題考查熱化學反應方程式計算、速率概念和化學化學平衡常數的相關計算、化學平衡移動原理應用,綜合性很強,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利用重結晶的方法制備KNO3的過程中,可在漏斗中加入酒精來洗滌 | |
B. | 在石油的分餾實驗中,冷凝管中冷水應從上口進入,熱水從下口流出 | |
C. | 粗鹽提純中,在溶解粗鹽時,應用大量的水來溶解,以防止食鹽不完全溶解 | |
D. | 在分液實驗中,待液體靜置分層后,上、下層液體都應分別從分液漏斗下端的活塞放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序號 | 操作及現象 |
ⅰ | 取少量固體樣品,加入過量稀鹽酸,固體溶解,產生無色氣體(經檢驗為H2),溶液呈淺黃色 |
ⅱ | 向ⅰ中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呈淺紅色,再加入H2O2溶液至過量,產生無色氣體(經檢驗為O2),溶液變為深紅色,且紅色很快褪去 |
實驗序號 | 操作及現象 |
ⅲ | 將ⅱ中剩余溶液均分為兩份,一份滴加NaOH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淀; 另一份滴加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加入鹽酸,沉淀不溶解 |
ⅳ | 取2mL 0.1mol•L-1 FeCl3溶液,滴入KSCN溶液,溶液變為紅色,通入一段時間O2,無明顯變化.再加入H2O2溶液,紅色很快褪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