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中的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 用試管取試劑瓶中的Na2CO3溶液,發現取量過多,為了不浪費,又把過量試劑倒入試劑瓶中
B. Ba(NO3)2溶于水,可將含有Ba(NO3)2的廢液倒入水池中,再用水沖入下水道
C. 用蒸發方法使NaCl從溶液中析出時,應將蒸發皿中NaCl溶液全部蒸干才停止加熱
D. 用濃硫酸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稀硫酸,濃硫酸溶于水后,冷卻至室溫后轉移到容量瓶中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北省荊門市高三元月調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化學——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X、Y、Z、G、Q、R、T七種元素,核電荷數均小于36。已知X的一種1∶2型氫化物分子中既有σ鍵又有π鍵,且所有原子共平面;Z的L層上有2個未成對電子;Q原子的s能級與p能級電子數相等;R單質是制造各種計算機、微電子產品的核心材料;T處于周期表的ds區,原子中只有一個未成對電子。
(1)Y原子核外共有________種不同運動狀態的電子,基態T原子有________種不同能級的電子。
(2)X、Y、Z的第一電離能由小到大的順序為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
(3)由X、Y、Z形成的離子ZXY-與XZ2互為等電子體,則ZXY-中X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__。
(4)Z與R能形成化合物甲,1 mol甲中含________ mol化學鍵,甲與氫氟酸反應,生成物的分子空間構型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Q、R氟化物的熔點如下表,造成熔點差異的原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
氟化物 | G的氟化物 | Q的氟化物 | R的氟化物 |
熔點/K | 993 | 1 539 | 183 |
(6)向T的硫酸鹽溶液中逐滴加入Y的氫化物的水溶液至過量,反應過程中的離子方程式
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X單質的晶胞如圖所示,一個X晶胞中有________個X原子;
若X晶體的密度為ρ g·cm-3,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NA,則該晶胞的體積為________ cm3 (用代數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廣西省高二上模擬考試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學校實驗室從化學試劑商店買回18.4 mol·L-1的硫酸。現用該濃硫酸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可供選用的儀器有:①膠頭滴管; ②燒瓶; ③燒杯; ④藥匙; ⑤量筒; ⑥托盤天平。請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稀硫酸,上述儀器中不需要的有 (選填序號),還缺少的儀器有 (寫儀器名稱)。
(2)配制100mL 1mol·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濃硫酸的體積為 mL(保留一位小數)。量取濃硫酸時應選用 (選填①10 mL、②50 mL、③100 mL)規格的量筒。
(3)實驗中造成所配溶液濃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
A.容量瓶中原來含有少量蒸餾水 |
B.未經冷卻,立即轉移至容量瓶并洗滌燒杯,定容 |
C.燒杯沒有洗滌 |
D.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時眼睛一直仰視刻度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廣西省高二上模擬考試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亞硝酸鹽中毒,又名烏鴉病、紫紺病、腸源性青紫病。亞硝酸鹽可將正常的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血紅蛋白中的鐵元素由二價變為三價,失去攜氧能力,使組織出現缺氧現象。美藍是亞硝酸鹽中毒的有效解毒劑。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中毒時亞硝酸鹽發生氧化反應 B.在中毒過程中血紅蛋白被氧化
C.藥品美藍應具有還原性 D.解毒時血紅蛋白被還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廣西省高二上模擬考試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NaHS、MgSO4、NaHSO4三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則其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A.a% B.1-1.75% C.4/7(1-a%) D.3/7(1-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廣西省高二上模擬考試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類生產活動中過度排放有關物質引起的。下列環境問題與所對應的物質不相關的是
A.溫室效應——CO2 B.光化學污染——NO2
C.酸雨——SO2 D.臭氧層破壞——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四川省綿陽市高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采用硫鐵礦焙燒取硫后的燒渣(主要成分為Fe2O3、SiO2、Al2O3,不考慮其他雜質) 制取綠礬(FeSO4·7H2O),某學習小組設計了如下流程: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酸浸時選用足量硫酸,試劑X為鐵粉
B.濾渣a主要含SiO2,濾渣b主要含Al(OH)3
C.從濾液B得到綠礬產品的過程中,必須控制條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D.試劑X若為過量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再結晶分離也可得綠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天津市五區縣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實驗說法正確的是
A. 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時,將堿緩慢倒入酸中,所測結果∆H偏小
B. 檢驗溶液中是否有SO42-時,應先將溶液用稀硝酸酸化
C. 滴定管在裝標準溶液前,必須先用待裝標準溶液潤洗
D. NaHCO3溶液和稀鹽酸可以用互滴的方法鑒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省惠州市高二上學期高二質量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操作中,能使電離平衡H2OH++OH-向右移動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A. 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 B. 向水中加入Al2(SO4)3固體
C. 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 D. 將水加熱到100℃時p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