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圖1表示向20mL0.lmol•L-l氯水中逐滴加入0.lmol•L-1醋酸,溶液導電性隨加入酸體積的變化 | |
B. | 圖2表示酸性介質Zn-Cu原電池反應過程中的電流強度的變化,T時可能加入了 H2O2 | |
C. | 圖3表示S02與O2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其中T1>T2 | |
D. | 圖4表示在飽和Na2CO3溶液中逐步加BaSO4固體后,溶液中c( CO32-)的濃度變化 |
分析 A、氨水為弱電解質,開始導電性不強,滴入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銨,為強電解質,離子濃度增大,導電性增強,反應完全后,繼續滴入醋酸,溶液體積變大,離子濃度減小,導電性又逐漸減弱;
B、Zn、Cu和稀硫酸構成的原電池在工作過程中,鋅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隨稀硫酸濃度減小反應進行,電流強度減小,T時加入了H2O2,是強氧化劑,可以加快鋅溶解的反應,電流強度增大,隨反應進行電流強度又減小,但比開始電流強度大;
C、圖象分析兩個途徑變化過程不同,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能量相同,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相同,T1和T2比較是同溫下加入催化劑發生的改變;
D、飽和Na2CO3溶液中逐步加BaSO4固體后實現沉淀轉化,碳酸鈣離子濃度減小,但是建立的沉淀溶解和沉淀轉化平衡狀態,碳酸根離子不能減小為0.
解答 解:A、氨水為弱電解質,開始導電性不強,滴入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銨,為強電解質,離子濃度增大,導電性增強,反應完全后,繼續滴入醋酸,溶液體積變大,離子濃度減小,導電性又逐漸減弱,故A錯誤;
B、Zn、Cu和稀硫酸構成的原電池在工作過程中,鋅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隨稀硫酸濃度減小反應進行,電流強度減小,T時加入了H2O2,是強氧化劑,可以加快鋅溶解的反應,電流強度增大,隨反應進行電流強度又減小,但比開始電流強度大,故B正確;
C、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能量相同,圖象分析兩個途徑變化過程不同,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相同,T1和T2比較是同溫下加入催化劑發生的改變,故C錯誤;
D、飽和Na2CO3溶液中逐步加BaSO4固體后實現沉淀轉化,碳酸鈣離子濃度減小,但是建立的沉淀溶解和沉淀轉化平衡狀態,碳酸根離子不能減小為0,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溶液導電性的圖象分析判斷,沉淀轉化關系分析,原電池原理的應用理解,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丁達爾效應區分氫氧化鐵膠體與氯化銅溶液 | |
B. | 用澄清石灰水鑒別NaHCO3和Na2CO3 | |
C. | 用分液法分離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 | |
D. | 用淀粉溶液檢驗食鹽溶液中是否存在I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探究H2O2溶液的氧化性:將H2O2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鉀試紙上 | |
B. | 驗證醋酸是弱電解質:常溫下測定0.1 mol•L-1CH3COONa溶液的pH | |
C. | 比較鐵與銅的還原性:常溫下將鐵片與銅片分別加入到濃HNO3中 | |
D. | 檢驗溴元素:取少許CH3CH2Br與NaOH溶液共熱,冷卻后滴加AgNO3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KOH是氧化劑 | B. | Cl2發生還原反應 | ||
C. | KFeO4是氧化產物 | D. | 生成lmol K2Fe04轉移6mol的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它們溶解,觀察溶液顏色 | |
B. | 分別放在炒鍋中加熱觀察是否有殘留固物 | |
C. | 分別用干凈鐵絲蘸取樣品在煤氣爐的火焰上灼燒觀察火焰顏色 | |
D. | 取相同質量的樣品分別加入等體積的白醋觀察反應的劇烈程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子由石墨電極流向銀電極 | |
B. | 多孔石墨電極上發生發生氧化反應 | |
C. | 正極的電極反應式方程式為:2Ag++I2+2e -═2AgI | |
D. | 當電池中有1 mol e一轉移時消耗02的體積5.6 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