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Na與O2加熱時反應生成Na2O2 | |
B. | 向鎂與熱水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變為紅色 | |
C. | 日常用的鋁制品表面總是覆蓋著保護膜,起著保護內部金屬的作用 | |
D. | 鐵能與水蒸氣能反應,生成Fe2O3和H2 |
分析 A.Na與氧氣的反應與反應條件有關;
B.鎂與熱水反應后生成氫氧化鎂;
C.氧化鋁為致密的結構;
D.鐵能與水蒸氣能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
解答 解:A.Na與氧氣的反應與反應條件有關,常溫下生成氧化鈉,加熱下反應生成Na2O2,故A正確;
B.鎂與熱水反應后生成氫氧化鎂,溶液顯堿性,則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變為紅色,故B正確;
C.氧化鋁為致密的結構,則日常用的鋁制品表面總是覆蓋著保護膜,起著保護內部金屬的作用,故C正確;
D.鐵能與水蒸氣能反應,生成Fe3O4和H2,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金屬及化合物的性質,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的性質、發生的反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綜合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有機物難溶于水 | |
B. | 該物質能與溴水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沉淀 | |
C. | 該分子中至少有12個原子共平面 | |
D. | 1 mol該物質與足量的金屬鈉反應,放出3mol 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混合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 | |
B. | 反應器內A、B、C、D物質的量比為1:3:3:2 | |
C. | 容器內密度不隨時間變化而變化 | |
D. | 生成 1mol A同時有3 mol C被消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金屬鈉跟NaHSO4溶液反應:2Na+2H+═2Na++H2↑ | |
B. | 鋁粉溶于NaOH溶液中:Al+2OH-=AlO2-+H2↑ | |
C. | 用飽和FeCl3溶液制備Fe(OH)3膠體:Fe3++3H2O$\frac{\underline{\;\;△\;\;}}{\;}$Fe(OH)3↓+3H+ | |
D. | 向K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H++SO42-+Ba2++OH-=H2O+Ba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銅片加入稀鹽酸中:Cu+2H+=Cu2++H2↑ | |
B. | 鹽酸滴加在石灰石上:CO32-+2H+=H2O+CO2↑ | |
C. | 氫氧化鋇溶液與稀硫酸混合:Ba2++SO42-+H++OH-=BaSO4↓+H2O | |
D. | 硫酸銅溶液與氯化鋇溶液反應:Ba2++SO42-=Ba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e(OH)3膠體中混有NaCl溶液 | B. | 食鹽與燒堿的混合溶液 | ||
C. | 混有泥沙的食鹽溶液 | D. | I2的四氯化碳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氯化鈉(NaCl) | ≥98.0%(以NaCl計) |
碘酸鉀(KIO3) | (35±15)mg/Kg(以I計) |
A. | 此食鹽是純凈物 | |
B. | “加碘食鹽”中的“碘”是指碘單質 | |
C. | 1Kg此食鹽中含碘酸鉀(35±15)mg | |
D. | “菜未燒熟不宜加入加碘鹽”的原因可能是碘酸鉀受熱不穩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二醇和丙三醇含有相同的官能團,屬于同系物關系 | |
B. | 苯、甲苯、硝基苯都含有苯環,既屬于芳香烴又都屬于芳香族化合物 | |
C. | 分子式為C4H8的有機物可能存在4個C-C單鍵 | |
D. | 分子式為C2H6O的紅外光譜圖上發現有C-H鍵和C-O鍵的振動吸收,由此可以初步推測該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C2H5-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