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1×10-3% | B. | 2×10-4% | C. | 9×10-3% | D. | 2.5×10-20% |
分析 設溶液的體積為1L,根據反應SO42-+Pb2+=PbSO4↓可知,混合后溶液中c(SO42-)=0.001mol/L,根據Ksp=c(SO42-)•c(Pb2+)可計算出溶液中c(Pb2+),據此判斷留在溶液中的Pb2+的百分率.
解答 解:設溶液的體積為1L,根據反應SO42-+Pb2+=PbSO4↓可知,混合后溶液中c(SO42-)=0.001mol/L,根據Ksp=c(SO42-)•c(Pb2+)可知,溶液中c(Pb2+)=$\frac{1.8×1{0}^{-8}}{0.001}$mol/L=1.8×10-5mol/L,所以留在溶液中的Pb2+的百分率為$\frac{1.8×1{0}^{-5}}{0.2}$×100%=9×10-3%,
故選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溶度積常數的計算,難度中等,注意理解基本概念,以及靈活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與H溶液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成分有三種可能 | |
B. | 電解F與鹽酸反應后的溶液以制取單質A | |
C. | 反應①、③中消耗相同H2O時反應轉移電子數相同 | |
D. | 工業上常用F的懸濁液與Cl2反應制取漂白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③④⑤ | B. | ②③④ | C. | ②⑤ | D. | ①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向氯化銀的飽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銀固體,溶解平衡向右移動 | |
B. | 已知MgCO3的Ksp=6.82×10-6,則所有含有固體MgCO3的溶液中,都有c(Mg2+)=c(CO32-),且c(Mg2+)•c(CO32-)=6.82×10-6 | |
C. | 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體,c(Ba2+)增大 | |
D. | 25℃時.FeS、CuS的溶液積常數(Ksp)分別為6.3×10-18、1.3×10-36,除去工業廢水中的Cu2+可以選用FeS作沉淀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發生還原反應的是:H2C2O4 | |
B. | 該離子方程式右側橫線上的產物是OH- | |
C. | 10 mol二氧化碳生成時,電子轉移5 mol | |
D. | 通常用H2SO4溶液而不用鹽酸酸化KMnO4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5.6 g鐵與足量鹽酸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0.3 NA | |
B. | 100 mL 2.0 mol/L的鹽酸與醋酸溶液中氫離子均為0.2 NA | |
C. | 標準狀況下,22.4 L氦氣與22.4 L氯氣所含原子數均為2 NA | |
D. | 16 g氧氣和16 g臭氧所含的原子數均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S(s)+O2(g)=SO2(g);△H=-269.8kJ/mol(反應熱) | |
B. | 2NaOH(aq)+H2SO4(aq)=Na2SO4 (aq)+2H2O(l);△H=-114.6kJ/mol(中和熱) | |
C. | 2NO2=O2+2NO;△H=+116.2kJ/mol(反應熱) | |
D. | 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燒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