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人人_亚洲美女在线视频_av手机在线播放_国产大片aaa_欧美中文日韩_午夜理伦三级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3.肌紅蛋白(Mb)與血紅蛋白(Hb)的主要功能為輸送氧氣與排出二氧化碳.肌紅蛋白(Mb)可以與小分子X(如氧氣或一氧化碳)結合.反應方程式:Mb(aq)+X(g)?MbX(aq)
(1)通常用p 表示分子X 的壓力,po表示標準狀態大氣壓,若X 分子的平衡濃度為p/po,寫出上述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frac{c(MbX)}{c(Mb)\frac{P}{po}}$.請用p、po及K 表示吸附小分子的肌紅蛋白(MbX)占總肌紅蛋白的比例$\frac{K\frac{P}{po}}{K\frac{P}{po}+1}$.
(2)在常溫下,肌紅蛋白與CO 結合反應的平衡常數K(CO)遠大于與O2結合的平衡常數K(O2),下列哪個圖最能代表結合率(f)與此兩種氣體壓力(p)的關系C.


(3)人體中的血紅蛋白(Hb)同樣能吸附O2、CO2 和H+,相關反應的方程式及其反應熱、化學平衡常數分別是:
Ⅰ.Hb(aq)+H+(aq)?HbH+(aq)△H1,K1
Ⅱ.HbH+ (aq)+O2(g)?HbO2(aq)+H+(aq)△H2,K2
Ⅲ.Hb(aq)+O2(g)?HbO2(aq);△H3,K3
Ⅳ.HbO2(aq)+H+(aq)+CO2(g)?Hb(H+)CO2(aq)+O2(g)
①△H3=△H1+△H2(用△H1、△H2表示),K3=K1•K2 (用K1、K2表示)
②若較低溫下反應Ⅳ能自發進行,則該反應△H<0,△S<0(填“>”、“<”或“=”).
(4)圖Ⅰ表示血紅蛋白氧結合率(f)與氧氣分壓[p(O2)]示意圖,當pH>7.4 時,此時圖中代表的曲線是A(填“A”或“B”).
(5)向2L密閉容器中加入2mol CO2、6mol H2,在適當的催化劑作用下,發生反應:CO2(g)+3H2(g)
CH3OH(l)+H2O(l)△H<0,CO2的濃度隨時間(0~t2)變化如圖Ⅱ所示,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在t2時將容器容積縮小一倍,t3時達到平衡,t4時降低溫度,t5時達到平衡,請畫出t2~t6CO2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

分析 (1)化學平衡常數是指一定溫度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生成物濃度系數之冪的積與反應物濃度系數之冪的積比值,吸附小分子的肌紅蛋白(MbX)的個數等于生成MbX的個數,由K=$\frac{c(MbX)}{c(Mb)\frac{P}{po}}$可得c(Mb)=$\frac{c(MbX)}{K\frac{P}{po}}$,吸附小分子的肌紅蛋白(MbX)占總肌紅蛋白的比例等于$\frac{c(MbX)}{c(Mb)+c(MbX)}$=$\frac{c(MbX)}{\frac{c(MbX)}{K\frac{P}{po}}+c(MbX)}$=$\frac{K\frac{P}{po}}{K\frac{P}{po}+1}$;
(2)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因此無論是CO還是O2,隨著壓強的增大,結合率(f)都是逐漸增大.在常溫下,肌紅蛋白與CO結合反應的平衡常數K(CO)遠大于與O2結合的平衡常數K(O2),說明肌紅蛋白與CO的結合能力比其與O2的結合能力強,所以相同壓強條件下,肌紅蛋白與CO的結合率(f)更大;
(3)已知:①Hb(aq)+H+(aq)?HbH+(aq);△H1,K1
②HbH+(aq)+O2(g)?HbHO2(aq)+H+;△H2,K2
由蓋斯定律可知:①+②可得Hb(aq)+O2(g)?HbO2(aq)△H,
因此△H=△H1+△H2,K=K1•K2
反應Hb(aq)+O2(g)?HbO2(aq),△S<0,由△G=△H3-T•△S<0自發可知,低溫下反應③能自發進行,說明△H3<0;
(4)當pH>7.4時,與PH=7.4時相比,氫離子濃度減小,HbH+(aq)+O2(g)?HbHO2(aq)+H+的化學平衡正向移動,增大了血紅蛋白氧結合率(f);
(5)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在t2時將容器容積縮小一倍,CO2的濃度瞬間增大,同時壓強增大,平衡正向移動,濃度減小,t3時達到平衡,平衡時濃度比原來大,t4時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濃度減小,t5時達到平衡,平衡時濃度比原來小.

解答 解:(1)Mb(aq)+X(g)?MbX(aq)的化學平衡常數K=$\frac{c(MbX)}{c(Mb)•c(X)}$=$\frac{c(MbX)}{c(Mb)\frac{P}{po}}$;吸附小分子的肌紅蛋白(MbX)的個數等于生成MbX的個數,由K=$\frac{c(MbX)}{c(Mb)\frac{P}{po}}$可得c(Mb)=$\frac{c(MbX)}{K\frac{P}{po}}$,吸附小分子的肌紅蛋白(MbX)占總肌紅蛋白的比例等于$\frac{c(MbX)}{c(Mb)+c(MbX)}$=$\frac{c(MbX)}{\frac{c(MbX)}{K\frac{P}{po}}+c(MbX)}$=$\frac{K\frac{P}{po}}{K\frac{P}{po}+1}$;
故答案為:$\frac{c(MbX)}{c(Mb)\frac{P}{po}}$;$\frac{K\frac{P}{po}}{K\frac{P}{po}+1}$;
(2)對于Mb(aq)+X(g)?MbX(aq),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因此無論是CO還是O2,隨著壓強的增大,結合率(f)都是逐漸增大.在常溫下,肌紅蛋白與CO結合反應的平衡常數K(CO)遠大于與O2結合的平衡常數K(O2),說明肌紅蛋白與CO的結合能力比其與O2的結合能力強,所以相同壓強條件下,肌紅蛋白與CO的結合率(f)更大,因此C圖象符合,
故選C;
(3)已知:①Hb(aq)+H+(aq)?HbH+(aq);△H1,K1
②HbH+(aq)+O2(g)?HbHO2(aq)+H+;△H2,K2
由蓋斯定律可知:①+②可得Hb(aq)+O2(g)?HbO2(aq)△H,
因此△H=△H1+△H2,K=K1•K2
反應Hb(aq)+O2(g)?HbO2(aq),△S<0,由△G=△H3-T•△S<0自發可知,低溫下反應③能自發進行,說明△H3<0;
故答案為:△H1+△H2;K1•K2;<;<;
(4)當pH>7.4時,與PH=7.4時相比,氫離子濃度減小,HbH+(aq)+O2(g)?HbHO2(aq)+H+的化學平衡正向移動,增大了血紅蛋白氧結合率(f),因此A曲線符合;
故答案為:A;
(5)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在t2時將容器容積縮小一倍,CO2的濃度瞬間增大,同時壓強增大,平衡正向移動,濃度減小,t3時達到平衡,平衡時濃度比原來大,t4時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濃度減小,t5時達到平衡,平衡時濃度比原來小,則t2~t6CO2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
,故答案為: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常數的計算、化學平衡的移動、反應熱的計算、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等問題,綜合性很強,難度較大,題干素材涉及生物知識,很好的考查了學生化學反應原理的掌握水平.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
A.NH4Cl的電子式:
B.對硝基甲苯:
C.碳酸的電離方程式:H2CO3?2H++CO${\;}_{3}^{2-}$
D.硫離子的結構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LiPF6是鋰離子電池中廣泛應用的電解質.某工廠用LiF、PCl5為原料,低溫反應制備LiPF6,其流程如圖:

已知:HCl的沸點是-85.0℃,HF的沸點是 19.5℃.
(1)第①步反應中無水 HF 的作用是反應物、溶劑.反應設備不能用玻璃材質的原因是SiO2+4HF═SiF4↑+2H2O(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該流程需在無水條件下進行,第③步反應中PF5極易水解,其產物為兩種酸,寫出PF5水解的化學方程式:PF5+4H2O═H3PO4+5HF.
(3)第④步分離采用的方法是過濾;第⑤步分離尾氣中 HF、HCl 采用的方法是冷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硫離子的結構示意圖:B.乙烯的結構簡式為CH2CH2
C.過氧化氫的電子式:D.H2O分子的比例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若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①12.4g白磷晶體中含有的P-P鍵數約是0.6NA
②0.5mol•L-1Mg(NO32溶液中含有NO3-的數目為2NA
③1molFeCl3完全轉化為Fe(OH)3膠體后生成NA個膠粒
④常溫常壓下,21g氧氣和27g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總數為3NA
⑤鐵與0.1mol氯氣反應,鐵失去的電子數為0.3NA
⑥含0.2mol H2SO4的濃硫酸與足量銅反應,生成SO2的分子數為0.1NA
A.①④⑥B.①③④⑤⑥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8.CO2和CH4是兩種重要的溫室氣體,通過CH4和CO2反應制造更高價值化學品是目前的研究目標.
(1)250℃時,以鎳合金為催化劑,向4L容器中通入6mol CO2、6mol CH4,發生如下反應:CO2(g)+CH4(g)?2CO(g)+2H2(g).平衡體系中各組分體積分數如表:
物質CH4CO2COH2
體積分數0.10.10.40.4
①此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64.
②已知: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
CO(g)+H2O (g)═CO2(g)+H2 (g)△H=+2.8kJ•mol-1
2CO(g)+O2(g)═2CO2(g)△H=-566.0kJ•mol-1
反應CO2(g)+CH4(g)?2CO(g)+2H2(g)的△H=+247.3kJ•mol-1
(2)以二氧化鈦表面覆蓋Cu2Al2O4為催化劑,可以將CO2和CH4直接轉化成乙酸.
①在不同溫度下催化劑的催化效率與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圖1所示.250~300℃時,溫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溫度超過250℃時,催化劑的催化效率降低.

②為了提高該反應中CH4的轉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增大反應壓強、增大CO2的濃度.
③將Cu2Al2O4溶解在稀硝酸中的離子方程式為3Cu2Al2O4+32H++2NO3-=6Cu2++6Al3++2NO↑+16H2O.
(3)Li2O、Na2O、MgO均能吸收CO2.①如果尋找吸收CO2的其他物質,下列建議合理的是ab.
a.可在堿性氧化物中尋找
b.可在ⅠA、ⅡA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尋找
c.可在具有強氧化性的物質中尋找
②Li2O吸收CO2后,產物用于合成Li4SiO4,Li4SiO4用于吸收、釋放CO2.原理是:在500℃,CO2與Li4SiO4接觸后生成Li2CO3;平衡后加熱至700℃,反應逆向進行,放出CO2,Li4SiO4再生,說明該原理的化學方程式是CO2+Li4SiO4$?_{700℃}^{500℃}$Li2CO3+Li2SiO3
(4)利用反應A可將釋放的CO2轉化為具有工業利用價值的產品.
反應A:CO2+H2O$\frac{\underline{\;電解\;}}{高溫}$CO+H2+O2
高溫電解技術能高效實現(3)中反應A,工作原理示意圖如圖2:CO2在電極a放電的反應式是CO2+2e-═C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工業上用乙苯為原料制苯乙烯.
(1)Ⅰ.采用乙苯與CO2脫氫生產重要化工原料苯乙烯

(1)①乙苯與CO2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frac{c({C}_{6}{H}_{5}{CH=CH}_{2})?c(CO)?c({H}_{2}O)}{c({C}_{6}{H}_{5}{CH}_{2}{CH}_{3})?c({CO}_{2})}$.
②下列敘述不能說明乙苯與CO2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的是bc.
a.v(CO)=v(CO)
b.c(CO2)=c(CO)
c.消耗1 mol CO2同時生成1 mol H2O
d.CO2的體積分數保持不變
(2)在3 L密閉容器內,乙苯與CO2的反應在三種不同的條件下進行實驗,乙苯、CO2的起始濃度分別為1.0 mol/L和3.0 mol/L,其中實驗Ⅰ在T1℃,0.3 Mpa,而實驗Ⅱ、Ⅲ分別改變了實驗其他條件;乙苯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Ⅰ所示.

①實驗Ⅰ乙苯在0~50 min內的反應速率為0.012mol/(L•min).
②實驗Ⅱ可能改變條件的是加催化劑.
③圖Ⅱ是實驗Ⅰ中苯乙烯體積分數V%隨時間t的變化曲線,請在圖Ⅱ中補畫實驗Ⅲ中苯乙烯體積分數V%隨時間t的變化曲線.
(3)若實驗Ⅰ中將乙苯的起始濃度改為1.2 mol/L,保持其他條件不變,乙苯的轉化率將減小(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計算此時平衡常數為0.225.
(2)Ⅱ.利用乙苯的脫氫反應制苯乙烯.

達到平衡后改變反應條件,圖(Ⅲ)中曲線變化不正確的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2.四氯化鈦(TiCl4)是工業上制備金屬鈦的重要原料.常溫下,它是一種極易水解的無色液體,沸點為136.4℃.工業制備TiCl4和鈦的反應分別為:
TiO2+2C+2Cl2$\frac{\underline{\;800℃\;}}{\;}$TiCl4+2CO; TiCl4+2Mg $\frac{\underline{\;800℃\;}}{Ar}$Ti+2MgCl2
如圖是實驗室制備TiCl4的反應裝置,主要操作步驟:
①連接好整套裝置,在通Cl2前先通入CO2氣體并持續一段時間;
②當錐形瓶中TiCl4的量不再增加時,停止加熱,從側管中改通CO2氣體直到電爐中的瓷管冷卻為止;
③將TiO2、炭粉混合均勻后,裝入管式電爐中;
④將電爐升溫到800℃,一段時間后改通Cl2,同時在冷凝管中通冷凝水.

試回答下列問題:
(1)正確的操作順序為(填序號)③①④②;
(2)裝置A中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3)操作①的目的是排盡裝置內的空氣,避免TiCl4遇空氣中水蒸氣發生水解;
(4)裝置D中冷凝管進水口的位置是(填a或b)b,裝置E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2,以免污染空氣;
(5)工業上常用金屬鎂在800℃高溫和氬氣氛圍中還原TiCl4的方法制備鈦,氬氣的作用是防止Mg和Ti被空氣中氧氣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Al(OH)3是某些胃藥的一種成分
B.乳酸鐵是某些補鐵口服液的有效成分
C.臭氧可以作為新型自來水消毒劑
D.SO2常用作紅葡萄酒中殺菌消毒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视频免费 |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久婷婷 | 肉丝美脚视频一区二区 | 日本三级在线视频 |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 午夜无遮挡 | 亚洲在线免费视频 | 久久久黄色片 |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一区久久羞羞 | 麻豆chinese新婚xxx | 日韩精品国产精品 | 午夜看看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 午夜免费视频 |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久久精品国产视频 |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 岛国av免费观看 | 欧美日韩a |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天天操天天碰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视频 | 日韩午夜在线观看 | av一级在线 | 欧美特级黄色片 |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手机看片福利永久 | 日韩精品在线看 | 久久综合爱 | 久久九九免费视频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天天狠天天 | 福利视频午夜 | 欧美久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免费大片 | 亚洲天堂男人 | 久久综合在线 | 色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