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能跟KSCN溶液作用生成紅色溶液,則與Fe反應(yīng)的生成物中含三價鐵;
(2)過量的鐵粉與稀硝酸反應(yīng)生成硝酸亞鐵、NO和水;
(3)要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應(yīng)加入鐵粉后過濾.
解答 解:(1)能跟KSCN溶液作用生成紅色溶液,則與Fe反應(yīng)的生成物中含三價鐵,只有氯氣與Fe反應(yīng)符合,故選:B;
(2)過量的鐵粉與稀硝酸反應(yīng)生成硝酸亞鐵、NO和水,故選:C;
(3)要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應(yīng)加入鐵粉后過濾,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鐵的化學(xué)性質(zhì),為高頻考點,涉及離子檢驗、氧化還原反應(yīng)、除雜等,側(cè)重分析與應(yīng)用能力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實驗?zāi)康?/TD> | 實驗方案 |
A | 證明反應(yīng)速率會隨反應(yīng)物濃度的增大而加快 | 用3mL稀硫酸與足量純鋅反應(yīng),產(chǎn)生氣泡速率較慢,然后加入1mL 1mol•L-1CuSO4溶液,迅速產(chǎn)生較多氣泡 |
B | 檢驗Fe(NO3)2晶體是否已氧化變質(zhì) | 將Fe(NO3)2樣品溶于稀硝酸后,滴加KSCN溶液,觀察溶液是否變紅 |
C | 證明“84”消毒液的氧化能力隨溶液pH的減小而增強 | 將“84”消毒液(含NaClO)滴入品紅溶液中,褪色緩慢,若同時加入食醋,紅色很快褪為無色 |
D | 證明氯化銀的溶解度大于硫化銀的溶解度 | 向2mL0.1mol•L-1硝酸銀溶液中加入1mL0.1mol•L-1NaC1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再加入幾滴0.1mol•L-1的Na2S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含有Fe3+的NaCl溶液中加入適量NaOH溶液,過濾,可除去雜質(zhì) | |
B. | 將含有雜質(zhì)HC1的Cl2通入飽和食鹽水中,可收集到純凈的Cl2 | |
C. | 某粉末中滴加鹽酸,產(chǎn)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池的無色無味氣體該粉末為碳酸鹽 | |
D. | 向某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則該溶液中含有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鐵與稀硫酸反應(yīng):2Fe+6H+═2Fe3++3H2↑ | |
B. | 氧化鋁與稀硫酸反應(yīng)Al2O3+6H+═2Al3++3H2O | |
C. | 氫氧化鋁與稀硝酸反應(yīng)OH-+H+═H2O | |
D. | 銅與稀硝酸反應(yīng):Cu+2H++2NO3-═Cu2++2NO↑+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00℃時,反應(yīng)從開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B)=0.04mol•L-1•min-1 | |
B. | 圖2所知反應(yīng)xA(g)+yB(g)?zC(g)的△H>0,且a=1 | |
C. | 若在圖1所示的平衡狀態(tài)下,再向體系中充入He,此時v正>v逆 | |
D. | 200℃時,向容器中充入2mol A和1mol B,達到平衡時,A的體積分數(shù)小于0.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子由Zn極流向Cu極 | B. | 此裝置能將電能轉(zhuǎn)變?yōu)榛瘜W(xué)能 | ||
C. | 取出鹽橋,電流表指針不再偏轉(zhuǎn) | D. | 該裝置的總反應(yīng):Zn+Cu2+═Zn2++Cu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s22s12p1表示的是激發(fā)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 | |
B. | 3p2表示3p能級有兩個軌道 | |
C. | 同一原子中,3d軌道的能量小于4s軌道的能量 | |
D. | 同一原子中,2p、3p、4p電子的能量逐漸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④ | B. | ②③ | C. | ①②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_{點燃}^{O_{2}}$Na2O2$→_{點燃}^{CO_{2}}$Na2CO3 | |
B. | Fe$→_{點燃}^{O_{2}}$Fe2O3$\stackrel{H_{2}SO_{4}}{→}$Fe2(SO4)3 | |
C. | Al2O3$\stackrel{H_{2}O}{→}$Al(OH)3$\stackrel{鹽酸}{→}$AlCl3 | |
D. | S$→_{點燃}^{O_{2}}$SO3$\stackrel{H_{2}O}{→}$H2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