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目的 | 操作 | |
A | 檢驗淀粉水解產(chǎn)物有還原性 | 淀粉溶液和稀H2SO4混合加熱,冷卻后,再加新制的Cu(OH)2懸濁液加熱至沸騰 |
B | 證明SO2具有漂白性 | 將SO2通入溴水中 |
C | 為了提取溴水中的溴 | 加入植物油進行萃取 |
D | 濃、稀HNO3分別與Cu反應 | 比較濃、稀HNO3的氧化性強弱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水解后檢驗葡萄糖,應在堿性條件下;
B.SO2通入溴水中,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C.植物油含C=C,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
D.Cu與濃硝酸反應生成二氧化氮,Cu與稀硝酸反應生成NO,且反應的劇烈程度不同.
解答 解:A.水解后檢驗葡萄糖,應在堿性條件下,則水解后沒有加堿,不能檢驗,故A錯誤;
B.SO2通入溴水中,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與二氧化硫的還原性有關,與漂白性無關,故B錯誤;
C.植物油含C=C,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則不能作萃取劑,故C錯誤;
D.濃、稀硝酸的強氧化性不同,與銅反應的劇烈程度不同,濃硝酸氧化性較強,可與銅劇烈反應,能達到實驗目的,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為高頻考點,把握有機物的性質、發(fā)生的反應、混合物分離提純?yōu)榻獯鸬年P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實驗的評價性分析,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鉛蓄電池在放電過程中,負極質量增加,正極質量也增加 | |
B. | 常溫下,反應C(s)+CO2(g)=2CO(g)不能自發(fā)進行,則該反應的△H>0 | |
C. | 一定條件下,使用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并提高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 | |
D. | 相同條件下,溶液中Fe3+、Cu2+、Zn2+的氧化性依次減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標準狀況下,2.24 L CCl4含有0.1 NA個CCl4分子 | |
B. | 18gD2O含有的質子數(shù)為10NA | |
C. | 標準狀況下,2.24 L Cl2與過量稀NaOH溶液反應,轉移的電子總數(shù)為0.2NA | |
D. | 1.5molCu和足量稀硝酸反應產(chǎn)生NA個NO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利用催化設施,可以將汽車尾氣中CO和NO轉化為無害氣體 | |
B. | 半導體行業(yè)中有一句話:“從沙灘到用戶”,計算機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 |
C. | 鍋爐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處理,后用酸除去 | |
D. | 防止酸雨發(fā)生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使用清潔能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某固體中加入稀鹽酸,產(chǎn)生了無色氣體,證明該固體中一定含有碳酸鹽 | |
B. | 驗證溶液中是否含有Cl-,加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證明含Cl- | |
C. | 加入碳酸鈉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再加鹽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 |
D. | 某溶液中滴加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證明一定含有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分子中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共有4種 | |
B. | 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 |
C. | lmol該有機物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最多消耗3mol NaOH | |
D. | 能發(fā)生取代、消去、加成和氧化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a | b | c | d | |
Ⅰ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Ⅱ | 堿石灰 | 硅膠 | 濃硫酸 | 無水氯化鈣 |
Ⅲ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pH=7的溶液 | |
B. | c(H+)=c(OH-)=10-6mol/L溶液 | |
C. | 醋酸鈉溶液 | |
D. | 酸與堿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正鹽的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