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將硫酸鈉、石灰石和足量煤混合,高溫下共熔制得碳酸鈉,反應有硫化鈣生成,S元素發生還原反應,C發生氧化反應生成CO,反應方程式為:Na2SO4+CaCO3+4C $\frac{\underline{\;高溫\;}}{\;}$Na2CO3+CaS+4CO↑,根據碳酸鈉和轉移電子之間的關系式計算轉移電子物質的量;
(2)石灰石煅燒發生的反應方程式為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精鹽溶液中通入氨氣,氨氣和水反應生成一水合氨,將CO2通入氨鹽水中發生反應NaCl+NH4HCO3=NaHCO3↓+NH4Cl,因為碳酸氫鈉溶解度小于碳酸氫銨,所以得到NaHCO3沉淀,過濾得到NaHCO3,向母液中加入Ca(OH)2得到NH3,將NaHCO3分解得到Na2CO3和CO2,反應中CO2和NH3能重復利用; ①鎂離子用石灰乳或生石灰除去、鈣離子用碳酸根離子除去;
②碳酸氫鈉溶解度小于碳酸氫銨,所以氨氣、二氧化碳和水、NaCl反應生成溶解度較小的NaHCO3;
在流程圖中能參加反應且能生成的物質能循環利用;
③根據各設備的用途判斷;
④煅燒石灰石、加熱碳酸氫鈉都發生分解反應,氨氣和水反應為化合反應,碳酸氫銨和氯化鈉 發生復分解反應;
(3)加入氨氣和氯化鈉后還生成可溶性的銨鹽;
(4)稱量樣品的質量,加熱分解完成,測定分解后樣品質量,根據固體質量差可以計算碳酸氫鈉的質量,進而計算樣品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
解答 解:(1)將硫酸鈉、石灰石和足量煤混合,高溫下共熔制得碳酸鈉,反應有硫化鈣生成,S元素發生還原反應,C發生氧化反應生成CO,反應方程式為:Na2SO4+CaCO3+4C $\frac{\underline{\;高溫\;}}{\;}$Na2CO3+CaS+4CO↑,該反應中C元素化合價由0價變為+2價、S元素化合價由+6價變為-2價,則轉移電子個數是8,即生成1mol碳酸鈉轉移8mol電子,
故答案為:8mol;
(2)石灰石煅燒發生的反應方程式為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精鹽溶液中通入氨氣,氨氣和水反應生成一水合氨,將CO2通入氨鹽水中發生反應NaCl+NH4HCO3=NaHCO3↓+NH4Cl,因為碳酸氫鈉溶解度小于碳酸氫銨,所以得到NaHCO3沉淀,過濾得到NaHCO3,向母液中加入Ca(OH)2得到NH3,將NaHCO3分解得到Na2CO3和CO2,反應中CO2和NH3能重復利用;
①用石灰乳或生石灰與鎂離子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而除去鎂離子,用碳酸鈉溶液和鈣離子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而除去鈣離子,
故答案為:Ca(OH)2(或CaO);Na2CO3;
②碳酸氫鈉溶解度小于碳酸氫銨,所以氨氣、二氧化碳和水、NaCl反應生成溶解度較小的NaHCO3,反應方程式為NH3+H2O+NaCl+CO2=NaHCO3↓+NH4Cl(或NH3•H2O+NaCl+CO2=NaHCO3↓+NH4Cl),在流程圖中能參加反應且能生成的物質能循環利用,能循環利用的物質有CO2和NH3,故答案為:NH3+H2O+NaCl+CO2=NaHCO3↓+NH4Cl(或NH3•H2O+NaCl+CO2=NaHCO3↓+NH4Cl);CO2和NH3;
③石灰窯煅燒石灰石、碳酸化塔吸收二氧化碳、蒸氨塔蒸發母液得到氨氣、吸氨塔吸收氨氣,所以沒有用到的是沸騰爐,故選B;
④煅燒石灰石、加熱碳酸氫鈉都發生分解反應,氨氣和水反應為化合反應,碳酸氫銨和氯化鈉 發生復分解反應,所以沒有涉及的反應是置換反應,故選C;
(3)加入氨氣和氯化鈉后還生成可溶性的銨鹽,為NH4Cl,故答案為:NH4Cl;
(4)稱量樣品的質量m1,加熱分解完成,測定分解后樣品質量m2,根據固體質量差可以計算碳酸氫鈉的質量,進而計算樣品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固體質量差
168 62
m (m1-m2)
則m=$\frac{168(m1-m2)}{62}$,
故樣品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為$\frac{\frac{168(m1-m2)}{62}}{m1}$=$\frac{84(m1-m2)}{31m1}$,
故答案為:$\frac{84(m1-m2)}{31m1}$( m1是樣品質量,m2是樣品受熱分解后的質量).
點評 本題以氯堿工業為載體考查物質制備,為高頻考點,明確流程圖中發生的反應、用到的裝置、物質的性質是解本題關鍵,注意:向食鹽水中通入氨氣和二氧化碳時應該先通入氨氣后通入二氧化碳,因為氨氣溶解性大、二氧化碳溶解性小,為易錯點.本題考查化學與技術,關鍵是對原理的理解,涉及物質的分離提純、物質含量測定等,理解掌握中學常見化學工業,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0g H218O與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數為NA | |
B. | 常溫常壓下,60g丙醇中存在的共價鍵總數為10NA | |
C. | 1 molCu和足量熱濃硫酸反應可生成NA個SO3分子 | |
D. | 標準狀況下,2.24L三氯甲烷中含有C-Cl鍵數目為0.3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沉淀物 | Fe(OH)3 | Fe(OH)2 | Al(OH)3 |
開始沉淀 | 2.3 | 7.5 | 3.4 |
完全沉淀 | 3.2 | 9.7 | 4.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