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分液操作時,先將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再將上層液體從下口放出 | |
B. | 蒸發操作時,應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熱 | |
C. | 蒸餾操作時,應向蒸餾燒瓶中加入幾塊沸石,以防止暴沸 | |
D. | 萃取操作時,可以選用CCl4或酒精作為萃取劑從溴水中萃取溴 |
分析 A.分液時應避免液體重新混合而污染;
B.蒸發時,應避免溫度過高而導致固體迸濺;
C.加入沸石,可防止液體暴沸;
D.酒精易溶于水,不能用于萃取劑.
解答 解:A.分液時為避免液體重新混合而污染,應先將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再將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故A錯誤;
B.蒸發時,應避免溫度過高而導致固體迸濺,應使有大量晶體析出時停止加熱,用余熱蒸干,故B錯誤;
C.加入沸石,可防止液體暴沸,故C正確;
D.酒精易溶于水,不能用于萃取劑,可用苯或四氯化碳,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混合物分離提純的方法及選擇,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的性質及性質差異為解答的關鍵,側重混合物分離方法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溶液顯電中性,膠體帶有電荷,所以膠體較穩定 | |
B. | 膠體粒子能透過濾紙,但不能透過半透膜,所以可用滲析的方法精制膠體 | |
C. | 可用丁達爾效應區分溶液和膠體 | |
D. | 電泳實驗說明了膠體粒子能吸附溶液中的陽離子或陰離子而帶有電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Na2SO4、Na2O以及Na2O2中,陽離子與陰離子的個數比均為2:1 | |
B. | 實驗桌上金屬鈉著火不能用常規滅火器滅火,可以選擇用濕布蓋滅 | |
C. | 長距離運輸魚苗,最好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Na2O2,以起到供氧和殺菌的作用 | |
D. | 金屬鈉和鉀都保存在煤油中,所以金屬鋰(密度為0.534 g/cm3)也應該保存在煤油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化學鍵 | H-H | C-O | C═O | H-O | C-H |
E/(kJ.mol-1) | 436 | 343 | 1076 | 465 | 413 |
A. | 403 kJ•mol-1,-66 kJ•mol-1 | B. | 423 kJ•mol-1,+28 kJ•mol-1 | ||
C. | 314 kJ•mol-1,-18 kJ•mol-1 | D. | 413 kJ•mol-1,-58 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①②③ | C. | ①②④ | D. | 全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配制0.1mol/L NaCl溶液時,若沒有洗滌燒杯和玻璃棒,則所得溶液物質的量濃度偏低 | |
B. | NH4NO3溶解吸熱,若配制0.5mol/L H4NO3溶液時直接將溶解后的溶液轉移到容量瓶中,則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偏高 | |
C. |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時,若所用砝碼已經生銹,則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偏高 | |
D. |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時,若定容中不小心加水超過刻度線,立刻將超出的水吸出,則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偏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摩爾既是物質的量的單位又是物質的質量單位 | |
B. | 物質的量既表示物質的數量又表示物質的質量 | |
C. | 阿伏加德羅常數是12kg碳12中含有的碳原子數目 | |
D. | 1molH2O中含有10mol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