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SO2Cl2(g)+SCl₂(g)?2SOCl2(g) 是由(Ⅰ)、(Ⅱ)相加得到,故平衡常數為兩者之積,反應熱為兩者之和;
(2)13.5g SO2Cl2的物質的量為$\frac{13.5g}{135g/mol}$=0.1mol,10min達到平衡時SO2Cl2轉化率為0.80,則轉化的SO2Cl2為0.080mol,則:
SO2Cl2(g)?SO2(g)+Cl2(g)
起始量(mol):0.1 0 0
變化量(mol):0.08 0.08 0.08
平衡量(mol):0.02 0.08 0.08
再根據v=$\frac{△c}{△t}$計算v(Cl2);
計算平衡時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壓強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
平衡常數K=$\frac{c(S{O}_{2})×c(C{l}_{2})}{c(S{O}_{2}C{l}_{2})}$;
若要減小轉化率,可通過縮小容器體積即增大加壓強的方法,也可起始時再容器中同時充入SO2Cl2和Cl2或SO2等;
(3)SO2Cl2中硫為+6價,氯為-1,氫氧化鈉足量時生成硫酸鈉和氯化鈉;SOCl2中硫為+4價,水解生成SO2及HCl;
(4)發生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顯然c(Na+)最大,考慮到ClO-水解顯堿性,故c(Cl-)>c(ClO-),c(OH-)>c(H+);HClO的電離常數與ClO-水解反應的平衡常數之積等于水的離子積.
解答 解:(1)SO2Cl2(g)+SCl₂(g)?2SOCl2(g) 是由(Ⅰ)、(Ⅱ)相加得到,故平衡常數為兩者之積,反應熱為兩者之和,則:K=K1•K2,該反應△H=(a+b)kJ/mol,
故答案為:K1•K2;(a+b);
(2)13.5g SO2Cl2的物質的量為$\frac{13.5g}{135g/mol}$=0.1mol,10min達到平衡時SO2Cl2轉化率為0.80,則轉化的SO2Cl2為0.080mol,則:
SO2Cl2(g)?SO2(g)+Cl2(g)
起始量(mol):0.1 0 0
變化量(mol):0.08 0.08 0.08
平衡量(mol):0.02 0.08 0.08
v(Cl2)=$\frac{\frac{0.08mol}{2L}}{10min}$=0.004mol•L-1•min-1;
平衡時總物質的量為:0.02mol+0.08mol+0.08mol=0.18mol,故平衡時壓強為:$\frac{0.18mol}{0.1mol}$×101kPa=181.8kPa;
該溫度下平衡常數K=$\frac{c(S{O}_{2})×c(C{l}_{2})}{c(S{O}_{2}C{l}_{2})}$=$\frac{\frac{0.08mol}{2L}×\frac{0.08mol}{2L}}{\frac{0.02mol}{2L}}$=0.16mol•L-1;
若要減小轉化率,可通過縮小容器體積即增大加壓強的方法,也可起始時再容器中同時充入SO2Cl2和Cl2或SO2等;
故答案為:0.004mol•L-1•min-1;181.8;0.16mol•L-1;增大壓強(或縮小容器體積);
(3)SO2Cl2中硫為+6價,氯為-1,氫氧化鈉足量時生成硫酸鈉和氯化鈉,反應方程式為:SO2Cl2+4NaOH=Na2SO4+2NaCl+2H2O;
SOCl2中硫為+4價,水解生成SO2及HCl,反應離子方程式為:SOCl2+H2O=SO2↑+2H++2Cl-,
故答案為:SO2Cl2+4NaOH=Na2SO4+2NaCl+2H2O;SOCl2+H2O=SO2↑+2H++2Cl-;
(4)發生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顯然c(Na+)最大,考慮到ClO-水解顯堿性,故c(Cl-)>c(ClO-),c(OH-)>c(H+),則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c(Na+)>c(Cl-)>c(ClO-)>c(OH-)>c(H+);
HClO的電離常數與ClO-水解反應的平衡常數之積等于水的離子積,則NaClO水解反應的平衡常數Kb=$\frac{1{0}^{-14}}{2.5×1{0}^{-8}}$=4×10-7,
故答案為:c(Na+)>c(Cl-)>c(ClO-)>c(OH-)>c(H+);4×10-7.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計算與影響因素、平衡常數、反應熱計算、離子濃度大小比較等,需要學生具備知識的基礎與靈活運用能力,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晶胞是晶體結構中的基本結構單元 | |
B. | 根據晶體的不同,晶胞可以是多種形狀的幾何體 | |
C. | 晶胞一般都是平行六面體 | |
D. | 晶胞都是正八面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加少量鹽酸 | B. | 加熱 | ||
C. | 加少量醋酸鈉晶體 | D. | 加少量NaOH晶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表示H2與O2發生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則H2的燃燒熱為483.6kJ•mol-l | |
B. | 乙表示恒溫恒容條件下發生的可逆反應2NO2?N2O4(g)中,各物質的濃度與其消耗速率之間的關系,其中交點A對應的狀態為化學平衡狀態 | |
C. | 丙表示A、B兩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情況,將A、B飽和溶液分別由t1℃升溫至t2℃時,溶質的質量分數B=A | |
D. | 丁表示常溫下,稀釋HA、HB兩種酸的稀溶液時,溶液pH隨加水量的變化,則同濃度的NaA溶液的pH大于NaB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