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 周期 | I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⑥ | ⑦ | ||||||
3 | ① | ③ | ⑤ | ⑧ | ⑩ | |||
4 | ② | ④ | ⑨ |
分析 根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知,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分別是Na、K、Mg、Ca、Al、C、F、Cl、Br、Ar元素,
(1)稀有氣體元素最不活潑;同一周期中,元素的金屬性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大而減弱,同一主族中,元素的金屬性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大而增強;
(2)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合物的堿性越強;
(3)電子層數越多,離子半徑越大,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離子半徑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大而減;
(4)鈉與溴結合形成溴化鈉;灼燒溴化鈉呈現黃色;溴化鈉溶液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溴單質;
(5)第三周期元素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為和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分別為Na、Cl,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為NaCl,NaCl為離子化合物,用電子式表示出氯化鈉的形成過程.
解答 解:根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知,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分別是Na、K、Mg、Ca、Al、C、F、Cl、Br、Ar元素,
(1)這幾種元素中最不活潑的是Ar元素,金屬性最強是元素是K,
故答案為:Ar;K;
(2)①、③、⑤分別為Na、Mg、Al,同一周期中,原子序數依次增大,金屬性依次減弱,則金屬性最強最強的為Na,Na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合物為NaOH,
故答案為:NaOH;
(3)②、③、④分別為K、Mg、Ca,對應離子分別為鉀離子、鎂離子、鈣離子,鎂離子的電子層最少,其離子半徑最小,鉀離子的核電荷數較小,則鉀離子半徑最大,所以離子半徑大小為:K+>Ca2+>Mg2+,
故答案為:K+>Ca2+>Mg2+;
(4)①和⑨分別為Na、Br,二者形成化合物為NaBr,NaBr中含有鈉元素,在灼燒時的焰色為黃色;元素⑧的單質為氯氣,溴化鈉溶液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 Br-=2Cl-+Br2,
故答案為NaBr;黃;Cl2+2 Br-=2Cl-+Br2;
(5)第三周期元素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為和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分別為Na、Cl,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為NaCl,NaCl為離子化合物,書寫電子式時注意,左邊寫鈉原子和氯原子電子式,右邊寫氯化鈉的電子式,中間用箭頭連接,用電子式表示氯化鈉的形成過程為:,
故答案為:.
點評 本題考查了位置、結構與性質的關系及應用,題目難度中等,涉及離子方程式書寫、電子式、離子半徑大小比較、元素周期律應用等知識,明確元素周期表結構、元素周期律內容為解答關鍵,試題培養了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靈活應用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2SO3溶液(BaCl2) | B. | FeCl2溶液(KSCN) | ||
C. | 海帶灰過濾所得的溶液(淀粉溶液) | D. | NaOH溶液(CaCl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HCO3溶液和少量Ba(OH)2溶液混合:HCO3-+OH-+Ba2+═H2O+BaCO3↓ | |
B. | 向明礬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2Al3++3SO42-+3Ba2++6OH -═2 Al(OH)3↓+3BaSO4↓ | |
C. | 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氣:2Fe2++4Br-+3Cl2═2Fe3++2Br2+6Cl- | |
D. | 鈉與CuSO4溶液反應:2Na+Cu2+═Cu↓+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驗證FeCl3對H2O2分解反應有催化作用 | |
B. | ![]() 制備Fe(OH)2并能較長時間觀察其顏色 | |
C. | ![]() 驗證鹽酸、碳酸、苯酚酸性的強弱 | |
D. | ![]() 制取乙酸乙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分離、提純→確定化學式→確定最簡式→確定結構式 | |
B. | 分離、提純→確定最簡式→確定化學式→確定結構式 | |
C. | 分離、提純→確定結構式→確定最簡式→確定化學式 | |
D. | 確定化學式→確定最簡式→確定結構式→分離、提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①表示25℃時,用0.1 mol/L鹽酸滴定20 mL 0.1 mol/L NaOH溶液,溶液的pH隨加入酸體積的變化 | |
B. | 圖②中曲線表示反應2SO2(g)+O2(g)?2SO3(g)△H<0正、逆反應的平衡常數K隨溫度的變化 | |
C. | 圖③表示10 mL 0.01 mol/L KMnO4酸性溶液與過量的0.1 mol/L H2C2O4溶液混合時,n(Mn2+)隨時間的變化 | |
D. | 圖④中a、b曲線分別表示反應:CH2═CH2(g)+H2(g)→CH3CH3(g)△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劑時,反應過程中的總能量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標準狀況下,1L庚烷完全燃燒后,所生成的氣態產物的分子數為$\frac{7}{22.4}$NA | |
B. | 100ml 0.1mol/LCH3COOH溶液跟足量鋅反應,生成的氫氣分子數為0.01NA | |
C. | 0.1mol CH4所含質子數為NA | |
D. | 0.5mol C2H4中含有的C=C雙鍵數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