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該實驗表明化學能可以轉化為熱能 | |
B. | NaOH溶液的濃度大于1.00 mol•L-1 | |
C. | V=50 mL時,混合液呈堿性 | |
D. | 該實驗表明有水生成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
分析 恰好中和時混合溶液溫度最高,
A.反應放熱說明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B.恰好反應時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是40mL與50mL0.1mol/L的鹽酸恰好中和,以此計算NaOH濃度;
C.V=40mL時,恰好中和;
D.根據一個反應無法得出此結論.
解答 解:恰好中和時混合溶液溫度最高,
A.溫度升高說明化學能轉化為熱能,故A正確;
B.恰好反應時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是40mL,由鹽酸50mL可知,恰好反應時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是與鹽酸相同,所以NaOH溶液的濃度大于1.00mol/L,故B正確;
C.V=40mL時恰好中和,所以V=50mL時溶液顯堿性,pH>7,故C正確;
D.只是該反應放熱,其他有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如氯化銨和氫氧化鋇晶體的反應,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酸堿混合的定性判斷和計算,題目難度不大,題目結合中和反應考查了同學們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能力,比較綜合,要認真分析解答.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為測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體滴在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照即可 | |
B. | 做蒸餾實驗時,在蒸餾燒瓶中應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騰前發現忘記加沸石,應立即停止加熱,冷卻后補加 | |
C. | 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說明該未知溶液中存在SO42-或SO32- | |
D. | 溴乙烷與NaOH乙醇溶液共熱產生的氣體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溶液褪色,說明產生的氣體為乙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2CO3的水溶液呈堿性,醫學上能用作治療胃酸過多 | |
B. | 明礬溶于水能形成膠體,可用于自來水的殺菌消毒 | |
C. | Na2O2能分別與H2O、CO2反應,可用作供氧劑 | |
D. | 金屬鈉具有強還原性,可用與TiCl4溶液反應制取金屬T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_{55}^{137}$Cs與${\;}_{56}^{137}$Ba互為同位素 | |
B. | ${\;}_{55}^{137}$Cs與${\;}_{56}^{137}$Ba中子數相等 | |
C. | ${\;}_{56}^{137}$Ba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2 | |
D. | Ba比Cs更容易失去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同種核素 | B. | 同位素 | C. | 同素異形體 | D. | 同種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mol[Cu(NH3)4]SO4•H2O分解產生氣體體積為97.1L | |
B. | 生成1molCu轉移2mol電子 | |
C. | 分解產生的氣體通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
D. | 可以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直接檢驗此反應產生的氨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原子半徑:X>Y | |
B. | 失電子能力:X<Y | |
C. | 對應簡單離子的氧化性:X>Y | |
D. | X元素的單質跟酸反應置換出氫氣比Y容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