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生成15.68LN2(標準狀況) | |
B. | 有0.1molKNO3被氧化 | |
C. | 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0.25mol | |
D. | 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質的量為1.5mol |
分析 該反應中N元素化合價由-$\frac{1}{3}$、+5價變為0價,所以疊氮化鈉是還原劑、硝酸鉀是氧化劑,根據原子守恒知,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0:2=15:1,若氧化產物比還原產物多0.7mol,則生成N2為0.7mol×$\frac{16}{14}$=0.8mol,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0.7mol×$\frac{10}{14}$=0.5mol,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質的量為0.7mol×$\frac{30}{14}$=1.5mol,以此解答該題.
解答 解:該反應中N元素化合價由-$\frac{1}{3}$、+5價變為0價,所以疊氮化鈉是還原劑、硝酸鉀是氧化劑,根據原子守恒知,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0:2=15:1,若氧化產物比還原產物多0.7mol,則生成N2為0.7mol×$\frac{16}{14}$=0.8mol,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0.7mol×$\frac{10}{14}$=0.5mol,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質的量為0.7mol×$\frac{30}{14}$=1.5mol,
A.標況下氮氣的體積為0.8mol×22.4L/mol=17.92L,故A錯誤;
B.KNO3中N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故B錯誤;
C.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0.7mol×$\frac{10}{14}$=0.5mol,故C錯誤;
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質的量為1.5mol,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為高頻考點,把握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變化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關系,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點燃易燃氣體前,必須檢驗氣體的純度 | |
B. | 濃酸對皮膚有腐蝕性,如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用較多的水沖洗,再涂上硼酸稀溶液 | |
C. | 在稀釋濃硫酸時,應將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攪拌 | |
D. | 不得點燃添滿酒精的酒精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隨核電荷數的增加而增多 | |
B. | 單質顏色隨核電荷數的增加而加深 | |
C. | 氫化物的穩定性隨核電荷數的增加而減弱 | |
D. | 非金屬性隨核電荷數的增加而減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I->Fe2+>Cl->SO2 | B. | Cl2>Fe3+>I2>SO2 | C. | Fe2+>I->Cl->SO2 | D. | Cl2>Fe3+>SO2>I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從a到c,醋酸的電離始終受到促進 | |
B. | 從b→c的過程中,既存在著pH=7的點,也存在著溶液中水所電離出的c(H+)=10-7的點 | |
C. | b點:2c(Na+)=c(CH3COO-)+c(CH3COOH) | |
D. | a、d對應的縱坐標數值分別是:>10-12、>10-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