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依據裝置中氣體壓強變化來判斷氣密性;
(2)①分析反應中元素化合價變化,所含元素化合價降低的反應物為氧化劑;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元素,為還原劑,還原劑對應氧化產物,依據氯元素在反應中化合價變化判斷鹽酸的性質;
②依據濃鹽酸易揮發,制取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應先除去氯氣中氯化氫;依據無水氯化鐵(氯化鐵遇水能反應),應設置干燥裝置,防止D中的水蒸氣進入C;
③氯氣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Cl、NaClO和水;
(3)制取無水氯化亞鐵,需要HCl氣體,尾氣的成分是剩余HCl和生成的氫氣,HCl極易溶解于水,氫氣不能溶于水,據此解答即可.
解答 解:(1)檢驗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D總導氣管插入水中,用酒精燈微熱燒瓶,D中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后,導氣管內有一段上升的水柱,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故答案為: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D總導氣管插入水中,用酒精燈微熱燒瓶,D中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后,導氣管內有一段上升的水柱,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2)①MnO2+4HCl(濃)$\frac{\underline{\;\;△\;\;}}{\;}$MnCl2+2H2O+Cl2↑,反應中二氧化錳中的錳元素化合價降低,所以二氧化錳為氧化劑,氯化氫中氯元素部分化合價升高到氯氣中的0價,部分氯元素化合價不變,所以鹽酸在反應中表現為酸性和還原性,對應產物氯氣為氧化產物;
故答案為:MnO2;Cl2;酸性和還原性;
②濃鹽酸易揮發,制取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應先除去氯氣中氯化氫,所以應在A和B之間加一個裝有飽和食鹽水的洗氣瓶除去氯化氫;
無水氯化鐵(氯化鐵遇水能反應),防止D中的水蒸氣進入C,應在C和D之間加一個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故答案為:在A和B之間加一個裝有飽和食鹽水的洗氣瓶;在C和D之間加一個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③氯氣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離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
(3)制取無水氯化亞鐵,需要HCl氣體,故A裝置制取的是HCl,反應方程式為:Fe+2HCl$\frac{\underline{\;\;△\;\;}}{\;}$FeCl2+H2,故尾氣的成分為未反應的HCl和生成的氫氣,由于HCl極易溶于水,故若仍然采用D裝置進行尾氣處理,很容易造成倒吸,且氫氣不溶于水,不利于氫氣的吸收,氫氣易燃,造成安全隱患,
故答案為:HCl;發生倒吸;可燃性氣體H2不能被吸收.
點評 本題以氯化鐵以及氯化亞鐵的制取為載體,考查的是實驗室中氯氣的制取方法、常見尾氣的處理方法,明確氯氣制備原理和性質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④ | B. | ⑤⑦ | C. | ⑥⑧ | D. |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CO2氣體至過量 | |
B. |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HCl氣體至過量 | |
C. | 向Ba(OH)2和KOH混合溶液中通入CO2氣體至過量 | |
D. | 向Na[Al(OH)4]溶液中通入HCl氣體至過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離子 | Na+ | Mg2+ | Cl- | SO${\;}_{4}^{2-}$ |
濃度/(g•L-1) | 63.7 | 28.8 | 144.6 | 46.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制備并檢驗氫氣的可燃性 | B. | ![]() 除去CO2中的HCl | ||
C. | ![]() 配置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 | D. | ![]() 制備氫氧化亞鐵并觀察其顏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表示反應生成Cu的物質的量 | B. | E表示反應生成O2的物質的量 | ||
C. | E表示反應實際消耗H2O的物質的量 | D. | F表示反應生成H2SO4的物質的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向沸騰的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飽和溶液制備Fe(OH)3膠體 | |
B. | 加熱除去碳酸氫鈉中少量氯化銨 | |
C. | 用鑷子從煤油中取出金屬鈉,切下綠豆大小的鈉,小心放入裝滿水的燒杯中,觀察過氧化鈉的顏色 | |
D. | 用排四氯化碳法收集氨氣、氯化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質的量 | B. | 原子總數 | C. | 碳原子數 | D. | 分子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