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人人_亚洲美女在线视频_av手机在线播放_国产大片aaa_欧美中文日韩_午夜理伦三级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9.KO2能吸收CO2生成K2CO3和O2,故可用作特殊情況下的氧氣源,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KO2+2CO2=2K2CO3+3O2

分析 KO2能吸收CO2生成K2CO3和O2,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及反應條件書寫方程式.

解答 解:KO2能吸收CO2生成K2CO3和O2,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及反應條件知,該反應方程式為4KO2+2CO2=2K2CO3+3O2
故答案為:4KO2+2CO2=2K2CO3+3O2

點評 本題考查鉀的重要化合物,注意超氧化鉀中O元素化合價較特殊,注意生成物與反應條件有關,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同學為了探究原電池原理,設計如圖所示裝置:
(1)斷開K時,寫出水槽中物質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Zn+2H+═=Zn2++H2↑;
(2)閉合K時,該裝置開始放電,回答下列問題:
①該裝置將化學能轉化成電能,工作一段時間后,該裝置中溶液的顏色由黃色變成淺綠色
②石墨(C)極是正極(填“正極”或“負極”).
③若用鎂極替代石墨電極,關閉K并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Mg-2e-=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某化學實驗小組想要了解市場上所售食用白醋(主要是醋酸的水溶液)的準確濃度,現從市場上買來一瓶某品牌食用白醋,用實驗室標準NaOH溶液對其進行滴定.下表是4種常見指示劑的變色范圍:
指示劑甲基橙甲基紅石蕊酚酞
變色范圍(pH)3.1-4.44.4-6.25.0-8.08.2-10.0
(1)該實驗應選用酚酞作指示劑,向錐形瓶中移取一定體積的白醋所用的儀器是酸式滴定管.(選填“酸式滴定管”或“堿式滴定管”)
(2)如圖表示25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與C刻度間相差1mL,A處的刻度為15,滴定管中液面讀數為15.40mL.設此時液體體積讀數為amL,滴定管中液體的體積V大于(25-a)mL(選填“<”、“>”、“=”).
(3)為了減小實驗誤差,該同學一共進行了三次實驗,假設每次所取白醋體積均為VmL,NaOH標準液濃度為a mol/L.三次實驗結果記錄如下:
實驗次數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消耗NaOH溶液體積/mL21.0220.3220.28
從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實驗中記錄消耗NaOH溶液體積明顯多于后兩次,其原因可能是BC.
A.實驗結束時俯視刻度線讀取滴定終點時NaOH溶液的體積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氣泡,滴定結束無氣泡
C.盛裝標準液的滴定管裝液前用蒸餾水潤洗后,未用標準液潤洗
D.滴定NaOH溶液過快,未充分振蕩,剛看到溶液變色,立刻停止滴定
(4)根據所給數據,寫出計算該白醋中醋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的表達式(可以不化簡):c=$\frac{a×\frac{20.32+20.28}{2}}{V}$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草酸是二元弱酸,測得0.01mol•L-1草酸氫鈉溶液顯酸性.常溫下向10mL 0.01mol•L-1 NaHC2O4溶液中滴加0.01mol•L-1 NaOH溶液,隨著NaOH溶液體積的增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V(NaOH)=0時,c(Na+)>c(H+)>c(HC2O4- )>c(C2O42-)>c(OH-
B.V(NaOH)=5 mL時,c(Na+)═c(C2O42-)+c(HC2O4- )+c(H2C2O4
C.V(NaOH)=10 mL時,c(Na+)═c(HC2O4-)+c(C2O42-
D.V(NaOH)>10 mL時,c(Na+)>c(C2O42-)>c(HC2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室溫時,向20mL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不斷滴人0.1mol•L-1的NaOH溶液,溶液的pH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在滴定過程中,關于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關系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a點時:c( CH3COOH)>c( Na+)>c( CH3COO-)>c( H+)>c( OH -
B.b點時:c( Na+)=c( CH3COO-)>c(H+)=c( OH-
C.c點時:c(H+)=c(CH3COOH)+c( OH-
D.d點時:c(Na+)>c(CH3COO -)>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無色氣體N204是一種強氧化劑,為重要的火箭推進劑之一.N204與N02轉換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2O4(g)?2NO2(g)△H=+24.4kJ/mol
(1)將一定量N2O4投入固定容積的真空容器中,下述現象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的是bc.
a.v(N2O4)=2v(NO2)    b.體系顏色不變
c.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    d.氣體密度不變
達到平衡后,保持體積不變升高溫度,再次到達平衡時,則混合氣體顏色變深(填“變深”、“變淺”或“不變”),判斷理由正反應是吸熱反應,其他條件不變,溫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動,c(NO2)增加,顏色加深.
(2)平衡常數K可用反應體系中氣體物質分壓表示,即K表達式中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例如:p(NO2)=p×x(NO2).寫出上述反應平衡常數Kp表達式$\frac{{p}_{總}×{x}^{2}(N{O}_{2})}{x({N}_{2}{O}_{4})}$(用p總、各氣體物質的量分數x表示);影響Kp的因素溫度.
(3)上述反應中,正反應速率v=k.p(N2O4),逆反應速率v=k.p2(NO2),其中k、k為速率常數,則Kp為$\frac{{K}_{正}}{K逆}$(以k、k表示).若將一定量N2O4投入真空容器中恒溫恒壓分解(溫度298K、壓強100kPa),已知該條件下k=4.8×l04s-1,當N2O4分解10%時,v=3.9×106kPa•s-1
(4)真空密閉容器中放人一定量N2O4,維持總壓強p0恒定,在溫度為T時,平衡時N204分解百分率為a.保持溫度不變,向密閉容器中充人等量N2O4,維持總壓強在2p0條件下分解,則N204的平衡分解率的表達式為$\sqrt{\frac{{a}^{2}}{2-{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常溫下,將某一元酸HA(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一元酸)和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兩種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和混合溶液的pH如下表所示:
實驗編號HA的物質的量
濃度(mol•L-1
NaOH的物質的量
濃度(mol•L-1
混合后
溶液的pH
  甲0.10.1pH=a
  乙0.120.1  pH=7
   丙0.20.1  pH>7
  丁0.10.1  pH=10
(1)從甲組情況分析,(填“能”或“不能”)不能判斷HA是強酸還是弱酸.
(2)乙組混合溶液中離子濃度c(A-)和c(Na+)相等,則乙組混合溶液中存在3個動態平衡.
(3)從丙組實驗結果分析,該混合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c(Na+ )>c(A- )>c( OH-)>c( H+
(4)分析丁組實驗數據,寫出該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確結果(列式):
c(Na+)-c(A-)=10-4-10-10mol•L-1
(5)用離子方程式解釋丁溶液pH=10的原因是A-+H2O?H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工業廢料也可以再利用.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中用廢棄的含鋁、鐵、銅的合金制取硫酸鋁溶液、硝酸銅晶體和鐵紅(Fe2O3).實驗方案如下:

(1)濾渣B中發生反應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NO3-+Fe+4H+=Fe3++NO↑+2H2O;2NO3-+3Cu+8H+=3Cu2++2NO↑+4H2O.
(2)已知Fe(OH)3沉淀的pH是3~4,溶液C通過調節pH可以使Fe3+沉淀完全.下列物質中可用作調整溶液C的pH的試劑是CD(填序號).
A.銅粉B.氨水C.氫氧化銅D.堿式碳酸銅
(3)常溫,若溶液C中金屬離子均為1mol•L-1,Ksp[Fe(OH)3]=4.0×10-38,Ksp[Cu(OH)2]=2.2×10-20.控制pH=4,溶液中c(Fe3+)=4x10-8mol•L-1
(4)將20mL Al2(SO43溶液與等物質的量濃度的Ba(OH)2溶液70mL混合,反應的離子方程為2Al3++3SO42-+3Ba2++7OH-=3BaSO4↓+Al(OH)3↓+AlO2-+2H2O.
(5)在0.1L的混合酸溶液中,c(HNO3)=2mol•L-1,c(H2SO4)=3mol•L-1,將0.3mol的銅放入加熱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3mol/L.(溶液體積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現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質或原子結構如下表:
元素編號元素性質或原子結構
T最外層電子占核外電子總數的$\frac{3}{8}$
X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2倍
Y常溫下單質為雙原子分子,其氫化物水溶液呈堿性
Z元素最高正價是+7價
(1)元素X的一種同位素可測定文物年代,這種同位素的符號是614C;
(2)實驗室檢驗Y元素的氣態氫化物的方法和現象是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試紙變藍;
(3)Z元素與氫元素、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HZO有漂白性,其結構式為H-O-Cl;
(4)探尋物質的性質差異性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T、X、Y、Z四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化學性質明顯不同于其他三種酸的是H2CO3(填分子式),理由是H2CO3是弱酸,其余均為強酸;
(5)將T元素的氧化物TO2和Z的單質同時通入水中,可發生反應,該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l2+SO2+2H2O=2HCl+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aaaaa|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 成人在线观看网站 | 色婷婷香蕉在线一区二区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久久大 | 看黄网址 |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 成人免费av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 久久只有精品 |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 | 国产精品www | 国产高清视频一区 | 日韩不卡av| 就爱啪啪网 |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乱黄 |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 亚洲性色av| 久久精品视频网 | 少妇视频在线观看 | 91性视频| 国产黄a三级三级看三级 | 欧美精品福利 | 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久热在线视频 | 黄色一级大片 |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在线免费 | 伊人av在线 | 色综合色综合 | 久久98|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 | 青娱乐av | 天堂网亚洲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 性免费视频 | 日韩三级精品 | 国产色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