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用煤液化和氣化得到清潔燃料 | B. | 用熱堿溶液清除炊具上殘留的油污 | ||
C. | 用氫氟酸來刻蝕玻璃器皿 | D. |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異味 |
分析 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 解:A.煤的液化和氣化,既包含物理變化又包含化學變化,故A錯誤;
B.用熱堿水清除炊具上殘留的油污: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發生較為徹底的水解反應,屬于化學變化,故B錯誤;
C.用氫氟酸來刻蝕玻璃器皿,是利用氫氟酸與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應,有新物質生成,故C錯誤;
D.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異味: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屬于物理變化,沒有發生化學變化,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判斷,難度不大.要注意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消耗128g S時,反應轉移的電子總物質的量為164mol | |
B. | 消耗12gC時,反應轉移4mol電子 | |
C. | 被氧化和被還原的硫原子之比為3:1 | |
D. | KNO3發生了氧化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0.11mol/L | B. | 0.22mol/L | C. | 0.011mol/L | D. | 0,.022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標準狀況下,22.4LN2中含有的原子數為NA | |
B. | 標準狀況下,11.2 L CCl4中含有的分子數為0.5 NA | |
C. | 物質的量濃度為1 mol•L-1的K2SO4溶液中,含2 NA個K+ | |
D. | 23g Na與足量H2O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可以與堿發生反應 | B. | 可以發生水解反應 | ||
C. | 該物質易溶于水 | D. | 可以發生酯化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