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某地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廢氣中含CO2、SO2,使雨水pH=6形成酸雨 | |
B. | 氟利昂和NOX都能破壞臭氧層,從而導致“溫室效應” | |
C. | 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和出口國,對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是獲得優良催化劑的一種重要途徑 | |
D. | 人造纖維、合成纖維和光導纖維都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
分析 A.酸雨的pH<5.6,與二氧化碳無關;
B.氟利昂能破壞臭氧層,NOX導致酸雨的形成;
C.稀土金屬是我國的重要礦產資源,正積極研究17種稀土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質,在金屬中尋找高效催化劑;
D.光導纖維的成分為二氧化硅.
解答 解:某地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廢氣中含SO2,使雨水pH<6形成酸雨,溶解二氧化碳的雨水為正常雨水,故A錯誤;
B.氟利昂能破壞臭氧層,NOX導致酸雨的形成,二氧化碳的排放可導致“溫室效應”,故B錯誤;
C.稀土是我國的重要礦產資源,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和出口國,對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為金屬及化合物,其研究是獲得優良催化劑的一種重要途徑,故C正確;
D.人造纖維、合成纖維都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而光導纖維為無機物,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性質及應用,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的組成、性質、性質與應用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學與生活、環境的聯系,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71 | B. | 142 | C. | 71 g/mol | D. | 142 g/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mol H2O的質量為18 g/mol | |
B. | CH4的摩爾質量為16 g | |
C. | 3.01×1023個SO2分子的質量為32 g | |
D. | 標準狀況下,1mol任何物質體積約為22.4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正極的電極方程式為:O2+2H2O+4e-═4OH- | |
B. | 將石墨電極改成Mg電極,難以觀察到鐵銹生成 | |
C. | 若向自來水中加入少量NaCl(s),可較快地看到鐵銹 | |
D. | 斷開連接石墨和鐵的導線,鐵便不會生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實驗方法 | 實驗現象 | 結 論 |
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 | 溶液變紅色 | 固體物質中有FeCl3 |
在KMnO4溶液中加少量A溶液 | KMnO4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 | 固體物質中不含FeCl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