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B為氣體,可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則B為NH3.E為淡黃色固體,D為氣體,二者反應生成氣體單質G,則E為Na2O2,D為CO2,G為O2,H為Na2CO3,而C與過氧化鈉反應也生成氧氣與F,可推知C為H2O,F為NaOH.由A$\stackrel{△}{→}$NH3+H2O+D,D為氣體,故A為碳酸銨或碳酸氫銨,由轉化關系NH3$\stackrel{G}{→}$I$\stackrel{G}{→}$J,可知I為NO,J為NO2,J與C反應生成K為HNO3.N為不溶于水的無機酸,為H2SiO3,由HNO3+M→H2SiO3,可知M為硅酸鹽,由氫氧化鈉與碳酸鈉都能與L反應生成M,故L為SiO2,M為Na2SiO3,驗證符合題意,據此解答.
解答 解:B為氣體,可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則B為NH3.E為淡黃色固體,D為氣體,二者反應生成氣體單質G,則E為Na2O2,D為CO2,G為O2,H為Na2CO3,而C與過氧化鈉反應也生成氧氣與F,可推知C為H2O,F為NaOH.由A$\stackrel{△}{→}$NH3+H2O+D,D為氣體,故A為碳酸銨或碳酸氫銨,由轉化關系NH3$\stackrel{G}{→}$I$\stackrel{G}{→}$J,可知I為NO,J為NO2,J與C反應生成K為HNO3.N為不溶于水的無機酸,為H2SiO3,由HNO3+M→H2SiO3,可知M為硅酸鹽,由氫氧化鈉與碳酸鈉都能與L反應生成M,故L為SiO2,M為Na2SiO3,驗證符合題意.
(1)由上述分析可知,A為碳酸銨或碳酸氫銨,F為NaOH,L為SiO2,
故答案為:碳酸銨或碳酸氫銨;NaOH;SiO2;
(2)實驗室用Cu與稀硝酸反應制備NO,離子方程式為:3Cu+8H++2NO3-=3Cu2++2NO↑+4H2O,
故答案為:3Cu+8H++2NO3-=3Cu2++2NO↑+4H2O;
(3)B+G反應是氨氣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與氧氣,反應方程式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劑}}{△}$4NO+6H2O;
故答案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劑}}{△}$4NO+6H2O;
(4)在反應2Na2O2+2H2O=4NaOH+O2↑中,Na2O2即使氧化劑又是還原劑,各占一半,每生成1molO2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1mol×2=2mol;
故答案為:2;
(5)標準狀況下,將2.24L的NO和NO2,組成的混合氣體通入足量水中,氣體體積縮小為1.12L,則:
3NO2+2H2O=2HNO3+NO 氣體體積減少
3 2
1.68L 2.24L-1.12L=1.12L
混合物中NO的體積為2.24L-1.68L=0.56L,
則混合氣體中NO和NO2的體積比為0.56L:1.68L=1:3,
故答案為:1:3.
點評 本題考查無機物推斷,物質的特殊性質、特殊反應等是推斷突破口,在熟練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基礎上著重考查學生的發散思維、分析判斷、邏輯思維以及對無機物知識的綜合應用等能力,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元素編號 元素性質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原子半徑(10-10m) | 1.52 | 2.27 | 0.74 | 1.43 | 0.77 | 1.10 | 0.99 | 1.86 | 0.75 | 0.71 |
最高價態 | +1 | +1 | - | +3 | +4 | +5 | +7 | +1 | +5 | - |
最低價態 | - | - | -2 | - | -4 | -3 | -1 | - | -3 | -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二醇的水溶液凝固點很低,可作汽車發動機的抗凍劑 | |
B. | 丙三醇的沸點比乙二醇的沸點高,可用于配制化妝品 | |
C. | 這兩種多元醇都易溶于水,但難溶于有機溶劑 | |
D. | 丙三醇可以制造炸藥,乙二醇是制滌綸的主要原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