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t(min) | n(X)(mol) | n(Y)(mol) | n(Z)(mol) |
0 | 2.0 | 1.6 | 0.4 |
2 | 1.7 | 1.5 | 0.6 |
3 | 1.4 | 1.4 | 0.8 |
4 | 1.4 | 1.4 | 0.8 |
A、反應進行的前3 min內.用x表示的反應速率v(X)=0.1mol?(L?min)-1 |
B、容器中發生的反應可表示為3X(g)+Y(g)?2Z(g) |
C、保待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反應的化學平常數K減小 |
D、若改變反應條件.使反應進程如圖2所示.則改變的條件是使用了催化劑 |
| ||
3min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堿性氫氧燃料電池的正極反應:H2-2e-+2OH-═2H2O |
B、用電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過程:![]() |
C、H+、Fe2+、NO3-、Cl-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因為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4Fe2++NO3-+6H+═4Fe3++2NO↑+3H2O |
D、HCO3-、OH-、Na+、Ca2+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因為發生如下反應HCO3-+OH-═CO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①④⑥ | B、③⑤⑥⑦⑧ |
C、①②⑤⑥ | D、全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某單質的水溶液能使淀粉碘化鉀溶液變藍,則該溶液一定為氯水或者溴水 |
B、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加入稀鹽酸后該沉淀不溶解,說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離子 |
C、向某固體中滴加稀鹽酸,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但不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則原固體中一定含有CO32-或HCO3-離子 |
D、為測定2SO2+O2?2SO3反應混合物中硫元素的總量,將其加入到足量硫酸酸化的高錳酸鉀溶液中,再加足量BaCl2溶液,過濾、洗滌、干燥、稱量、計算即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利用密度數據可判斷液體物質揮發性的大小 |
B、利用化合價數據可以確定某些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
C、利用原子半徑數據可推斷某些原子的氧化性和還原性的強弱 |
D、利用溶解度數據可推測將一些物質混合物分離開來的可能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