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硫酸與亞硫酸鈉反應生成SO2,裝置B中的兩個導管均為短管,作安全瓶,裝置C中二氧化硫、硫化鈉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硫代硫酸鈉和二氧化碳,裝置D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可以與二氧化硫反應,防止污染環境.
(1)SO32-與H+反應可生成SO2,故所用硫酸不能是分子狀態的硫酸,必須能電離出H+;
(2)結合反應物碳酸鈉可知生成的溫室氣體為二氧化碳,因此該反應的反應物為二氧化硫、硫化鈉和碳酸鈉,生成物為硫代硫酸鈉和二氧化碳;
(3)裝置B中的兩個導管均為短管,作安全瓶;裝置D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可以與二氧化硫反應;
(4)若將硫酸換為濃鹽酸,則生成的二氧化硫中混有 HCl;裝置 E 的作用是除去 HCl,則其應放置在安全瓶前; 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亞硫酸鈉、碳酸氫鈉溶液均能發生反應.
解答 解:硫酸與亞硫酸鈉反應生成SO2,裝置B中的兩個導管均為短管,作安全瓶,裝置C中二氧化硫、硫化鈉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硫代硫酸鈉和二氧化碳,裝置D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可以與二氧化硫反應,防止污染環境.
(1)SO32-與H+反應可生成SO2,故所用硫酸不能是分子狀態的硫酸,必須能電離出H+,硫酸的濃度大則反應速率快,故選取80%的硫酸,故答案為:C;
(2)結合反應物碳酸鈉可知生成的溫室氣體為二氧化碳,因此該反應的反應物為二氧化硫、硫化鈉和碳酸鈉,生成物為硫代硫酸鈉和二氧化碳,離子方程式為:4SO2+2S2-+CO32-═3S2O32-+CO2,故答案為:4SO2+2S2-+CO32-═3S2O32-+CO2;
(3)裝置B中的兩個導管均為短管,作安全瓶;裝置D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可以與二氧化硫反應,防止污染環境,故答案為:防止裝置C中的液體倒吸入裝置A中(或作安全瓶);吸收尾氣中的SO2;
(4)若將硫酸換為濃鹽酸,則生成的二氧化硫中混有 HCl,HCl 可與碳酸鈉、硫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裝置 E 的作用是除去 HCl,則其應放置在安全瓶前; 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亞硫酸鈉、碳酸氫鈉溶液均能發生反應,因此只能選取 NaHSO3溶液,故答案為:NaCl;A;D.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和制備過程分析應用,主要是實驗基本操作的應用,掌握基礎,注意積累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碳酸鈉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乙酸:CO32-+2CH3COOH═CO2↑+H2O+2CH3COO- | |
B. | 苯酚鈉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2C6H5O-+CO2+H2O→2C6H5OH+CO32- | |
C. | 向氨基乙酸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H2NCH2COOH+OH-→H2NCH2COO-+H2O | |
D. | 向氯化鐵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鐵:2Fe3++Fe=3Fe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35% | B. | 70% | C. | 17.5% | D. | 0.03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物質 | 熔點 | 沸點 | 溶解性 |
三苯甲醇 | 164.2℃ | 380℃ |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 |
乙醚 | -116.3℃ | 34.6℃ |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笨等有機溶劑 |
溴苯 | -30.7℃ | 156.2℃ |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數有機溶劑 |
苯甲酸已酯 | -34.6℃ | 212.6℃ | 不溶于水 |
Mg(OH)Br | 常溫下為固體 | 能溶于水,溶于乙醇、醚等多數有機溶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④⑤⑥ | B. | ①④⑤⑥ | C. | ②③⑤⑥ | D. | ①②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IA族與VIIA族元素間可形成共價化合物或離子化合物 | |
B. | 第三周期元素從左到右,最高正價從+1 遞增到+7 | |
C. | 同主族元素的簡單陰離子還原性越強,其在水中越容易水解 | |
D. | 同周期的主族金屬元素的化合價越高,其原子失電子能力越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