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當鹽酸中加入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時,鹽酸首先與NaOH反應,只有NaOH完全反應完時,鹽酸才與BaCO3反應,故BaCO3不溶解;
(2)原溶液為堿性,酚酞為紅色,滴定終點時,紅與粉紅無明顯變化,故非終點,終點應為淺紅色變無色色;
(3)因為滴定管下部有一段無刻度,不能準確判斷滴定結果;
(4)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劑,終點顯酸性,不僅NaOH與鹽酸反應,BaCO3也與鹽酸反應.
解答 解:(1)由中和的先后順序可知,當鹽酸中加入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時,鹽酸首先與NaOH反應,只有NaOH完全反應完時,鹽酸才與BaCO3反應,故BaCO3不溶解,即不會使BaCO3溶解而能測定NaOH的含量,
故答案為:因為滴加鹽酸首先與NaOH發生中和反應;
(2)原溶液為堿性,遇酚酞為紅色,滴定終點時,顏色變化為淺紅色變無色,
故答案為:淺紅色變無色;
(3)因為滴定管下部有一段無刻度,故當滴定液達活塞處時,讀出的液體體積小,故測定結果偏低,不能準確判斷滴定結果,
故答案為:不能;
(4)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劑,終點顯酸性,不僅NaOH與鹽酸反應,BaCO3也與鹽酸反應,故不選.若用,則使用鹽酸偏多,測定結果偏高.
故答案為:不能; 偏高.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含量測定,為高頻考點,把握滴定原理、實驗操作、儀器的使用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中和的先后順序,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A、B、C三點時,v(正)=v(逆),在D點時v(正)>v(逆) | |
B. | A、B、C三點的平衡常數一定不相同 | |
C. | 升高溫度可以加快化學反應速率,有利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 |
D. | 在一定溫度下,保持容器體積不變,向平衡體系中通入稀有氣體,壓強增大,平衡不移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向100mL 0.1mol/L醋酸溶液中逐漸加入醋酸鈉晶體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趨勢圖 | |
B. | 向FeCl3溶液和KSCN溶液混合后反應達平衡后,向混合液中逐漸加入固體KCl過程中c(Fe3+)的變化趨勢圖 | |
C. | 密閉容器中進行N2(g)+3H2(g)?2NH3(g)反應達到平衡后,保持恒溫恒壓條件下,逐漸通入稀有氣體Ar的過程中H2的轉化率變化趨勢圖 | |
D. | 密閉容器中進行CH3OCH3(g)+3H2O(g)?6H2(g)+2CO2(g)△H>0達到平衡后,保持恒壓條件下,逐漸升高溫度過程中CH3OCH3的轉化率變化趨勢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