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圖中的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實驗方案 | 實驗目的 | |
A | 驗證FeCl3對H2O2分解反應有催化作用 | |
B | 制備Fe(OH)2并能較長時間觀察其顏色 | |
C | 除去CO2氣體中混有的SO2 | |
D | 比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強弱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南省長沙市高三模擬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X、Y、Z、W均為短周期元素,且Y、Z、W在周期表的位置關系如下。已知X與W能形成最簡單的有機物,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 W |
Y | Z |
|
|
A.X能分別與Y、W形成化合物,且其所含化學鍵類型完全相同
B.W有多種同素異形體,且均具有高熔點、高沸點的性質
C.X的離子半徑一定小于與Y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離子半徑
D.Y、Z與X的常見穩定液態氧化物反應的劇烈程度Y大于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上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關于混合物分離提純操作或原理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室中用含有Ca2+、Mg2+、Cl-的自來水制取蒸餾水,可采用蒸餾的方法
B.用CCl4萃取碘水的實驗中,振蕩靜置后,上層為紫紅色溶液
C.利用植物油的密度比水小的原理,可用分液的方法分離這兩種液體混合物
D.蒸餾時,溫度計的水銀球應充分接觸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海南省高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已知濃硫酸和乙醇的混合液加熱后可以產生乙烯。為探究乙烯與溴的加成反應,甲同學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溴水中,發現溶液褪色,即證明乙烯與溴水發生了加成反應。乙同學在甲同學的實驗中,發現褪色后的溶液中有硫酸根離子,推測在制得的乙烯中還可能有少量還原性氣體雜質,由此他提出必須先除去還原性雜質,再與溴水反應。
(1)甲同學實驗中溴水褪色的主要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學設計的實驗________(填“能”或“不能”)驗證乙烯與溴水發生了加成反應,理由是
________。
a.使溴水褪色的反應未必是加成反應
b.使溴水褪色的反應就是加成反應
c.使溴水褪色的物質未必是乙烯
d.使溴水褪色的物質就是乙烯
(3)乙同學推測乙烯中必定含有的一種氣體,可以用________(填試劑名稱)來驗證,這種氣體與溴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海南省高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核反應不僅能發電也能制造元素.2016 年初國際上確認,利用原子核間的撞擊已制造出原子序數分別為113、115、117 和118 四種新元素,填補了目前元素周期表的空白,其中113 號元素與Al 元素處于同一主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核反應發電實現了化學能到電能的轉化
B. 115 號元素一定是處于VA 族的非金屬元素
C. 117 號元素與F 、Cl 、Br 、I 均處于VIIA 族
D. 四種新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不同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新疆兵團第二師華山中學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在壓強為0.1 MPa、10L恒容的密閉容器中, 將2 mol CO與 5 mol H2的混合氣體在催化劑作用下能生成甲醇:CO(g) + 2H2(g)CH3OH(g) △H<0 請回答下列問題:
(1)①該反應的熵變ΔS__________0(填“>”、“<”或“=”)。
②若溫度T1 >T2,則平衡常數K(T1)___________K(T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下列措施既可加快反應速率又可增加甲醇產率的是__________;
A.升高溫度 B.將CH3OH(g)從體系中分離
C.充入He,使體系總壓強增大 D.再充入2 mol CO和5 mol H2
④下列可說明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_;
A.v生成(CH3OH)=v消耗(CO) B.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
C.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 D.CO與H2濃度比不再變化
(2)若溫度T2時,5min后反應達到平衡,CO的轉化率為75%,則:
①平衡時體系總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mol;
②反應的平衡常數K=______________;
③反應在0-5min區間的平均反應速率v(H2)=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新疆兵團第二師華山中學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溫度下,體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可逆反應:X(g)+Y(g)Z(g)+W(s)ΔH>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加入少量W,逆反應速率增大
B. 當容器中氣體壓強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
C. 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
D. 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應的ΔH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安徽省淮北市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有X、Y、Z三種元素,X、Z的單質在常溫下為氣體,Z的單質為黃綠色氣體。X的單質可以在Z的單質中燃燒,火焰呈蒼白色,生成XZ,XZ極易溶于水,在水中電離出X+和Z-,其水溶液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Y是一種常溫下能與水反應的金屬,加熱時,Y在空氣中燃燒,可以生成淡黃色固體M。
(1)試寫出元素符號:X______、Z______。在實驗室,少量Y通常保存在______里。
(2)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實驗室制Z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
M與水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制取Z的單質時,為了防止其污染空氣,通常用____(填化學式)溶液吸收尾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四川省高三12月月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設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
A.鋁箔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熔化但不滴落,說明鋁箔表面氧化鋁膜的熔點高于鋁
B.向氫氧化鎂懸濁液中加入濃的NH4Cl溶液,因發生化學反應而溶解
C.足量的Cu與含2molH2SO4的濃硫酸充分反應可生成NA個SO2分子
D.氫氧化鋁溶于強堿溶液,說明鋁具有一定的非金屬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