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有機物分子中原子間(或原子與原子團間)的相互影響會導致物質化學性質的不同。下列各項的事實不能說明上述觀點的是( )
A. 甲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B. 乙基對羥基的影響,使乙醇中羥基的活性變弱,電離H+的能力不及H2O
C. 乙烯能發生加成反應,而乙烷不能發生加成反應
D. 苯酚中的羥基氫能與NaOH溶液反應,而醇羥基氫不能與NaOH溶液反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①向盛有1 mL 0.1 mol·L-1MgCl2溶液試管中加1 mL 0.2 mol·L-1NaOH溶液,得到濁液a,過濾得到濾液b 和白色沉淀c。②向沉淀c中滴加0.1mol·L-1FeCl3溶液,沉淀變為紅褐色。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濾液b中不含有Mg2+
B. 實驗可以證明Fe(OH)3比Mg(OH)2更難溶
C. ②中顏色變化說明Mg(OH)2轉化為Fe(OH)3
D. 濁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OH)2(s) Mg2+ (aq)+2OH-(a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2 L的密閉容器中,反應物的物質的量為3 mol,經過20 s后,它的物質的量變成了1 mol,在這20s內它的反應速率為( )
A. 0.1 mol ·L-1·s-1 B. 0.05 mol ·L-1·min-1
C. 0.05 mol ·L-1·s-1 D. 0.8 mol ·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K+、Al3+、Br-、HCO3-
B. 由水電離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Cl-、CO32-、K+、SO32-
C. 1.0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D. 使pH試紙變深藍色的溶液中:Cl-、K+、Mg2+、S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傳統文化對人類文明貢獻巨大。下列古代文獻涉及的化學研究成果,對其說明不合理的是
A. 《天工開物·五金》中記載:“若造熟鐵,則生鐵流出時,相連數尺內……眾人柳棍疾攪,即時炒成熟鐵。”炒鐵是為了降低鐵水中的碳含量,且熟鐵比生鐵質地更硬,延展性稍差
B. 《抱樸子·黃白》中“曾青涂鐵,鐵赤色如銅”主要發生了置換反應
C. 《本草綱目》中“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滴露”,利用到蒸餾
D. 《夢溪筆談》中“以劑鋼為刃,柔鐵為莖干,不爾則多斷折”中的劑鋼是指鐵的合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的水溶液在空氣中加熱蒸干至質量不再減少,能得到較純凈的原溶質的是( )
①CuSO4;②FeSO4;③K2CO3;④Ca(HCO3)2;⑤NH4HCO3;⑥KMnO4;⑦FeCl3
A.全部B.僅①②C.僅①⑤D.僅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遞變規律不正確的是
A.Na、Mg、Al還原性依次減弱B.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強
C.C、N、O最高正價依次升高D.P、S、Cl最高正價依次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常溫常壓下,124 g P4中所含P—P鍵數目為4NA
B.100 mL 1 mol·L-1 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數目為0.1NA
C.電解精煉銅時陽極減輕32g,電路中轉移電子數目不一定為NA
D.密閉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應后分子總數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土壤表面積巨大且一般帶正電,能吸收NO3-等營養離子,使土壤具有保肥能力
B. 在Fe(OH)3膠體中滴加稀硫酸的現象為:先沉淀后溶解
C. 用氯化鐵溶液和沸水反應制取氫氧化鐵膠體:Fe3++3H2O(沸水)===Fe(OH)3↓+3H+
D. 在Fe(OH)3膠體中插入兩電極通電,在陽極附近顏色加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