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選擇儀器時,使用240 mL容量瓶 |
B、將燒杯中已恢復至室溫的氫氧化鈉溶液注入未經干燥的潔凈容量瓶中 |
C、將稱量好的氫氧化鈉固體放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 |
D、在搖勻后發現液面低于了刻度線,繼續用膠頭滴管滴加至刻度線與凹液面相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c(H+)>c(Cl-)+c(OH-) |
B、與pH=12的氨水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顯酸性 |
C、由H2O電離出的c(H+)=1.0×10-12mol?L-1 |
D、與0.01 mol?L-1乙酸鈉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c(CH3CO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 從Fe(OH)3膠體中過濾出Fe(OH)3膠粒 |
B、![]() 蒸發掉CuCl2溶液中部分水制得CuCl2?2H20晶體 |
C、![]() 從CH3OH與C2H5OH的混合物中分離出乙醇 |
D、![]() 從C2H5OH與C2H5OOCCH3的混合物中分離出乙酸乙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均存在電離平衡和水解平衡 |
B、存在的粒子種類相同 |
C、c(OH-)前者大于后者 |
D、分別加入NaOH固體,恢復到原溫度,c(CO32-)均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棉花、木材和植物秸稈的主要成分都是纖維素 |
B、含鈣、鋇、鉑等金屬元素的物質有絢麗的顏色,可用于制造焰火 |
C、PM 2.5亦稱可入肺顆粒物,分散在空氣中形成膠體,表面積大,能吸附有毒有害物質 |
D、水結冰是從上向下,而油脂凝固是從下向上進行,這一現象合理的解釋是因為油脂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