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人人_亚洲美女在线视频_av手机在线播放_国产大片aaa_欧美中文日韩_午夜理伦三级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4.測定放置已久的小蘇打樣品中純堿的質量分數,設計如下實驗方案:
(1)方案一:稱取一定質量的樣品,置于坩堝中加熱至恒重后,冷卻,再稱取剩余固體質量.實驗中加熱時可能發生的反應的方程式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2)方案二:按圖裝置進行實驗,通過測定反應所產生氣體的質量來達到實驗目的,分液漏斗中所裝液體為硫酸.請回答以下問題.

①實驗前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洗氣瓶B中所裝的試劑為稀硫酸,其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二氧化碳,防止進入C被吸收.
③實驗中除稱量樣品質量外,還需稱C裝置前后質量的變化.(填“A”、“B”“C”或“D”)
(3)方案三:稱取一定量樣品20.0g,置于小燒杯中,加適量水溶解,向小燒杯中加入足量氯化鋇溶液.過濾、洗滌、干燥沉淀,稱量固體質量為19.7g.
①過濾操作中,除了燒杯外還用到的玻璃儀器有漏斗、玻璃棒;
②實驗中判斷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取少量濾液,再滴加BaCl2溶液少許,如無白色沉淀出現,說明沉淀完全.
③通過計算可得到樣品中純堿的質量分數為53%.

分析 (1)方案一原理為在加熱的條件下Na2CO3能夠穩定存在,而NaHCO3較易發生如下的分解反應2NaHCO3=Na2CO3+CO2↑+H2O,從而可根據其反應產生的CO2和水蒸汽H2O的量或殘留的固體的量推算出小蘇打樣品中純堿的質量分數;
(2)方案二原理為一定量混合樣品與足量的稀硫酸分別發生如下反應Na2CO3+H2SO4=Na2SO4+CO2↑+H2O,2 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根據所產生的CO2的質量,可以分別求得樣品中Na2CO3和NaHCO3的質量從而得出純堿的質量分數.該方案關鍵是要獲得產生的CO2的質量,自然在實驗前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要將裝置中的CO2全部被堿石灰所吸收,要稱量堿石灰在吸收CO2前后的質量;
①制備氣體實驗,實驗前應先檢驗裝置氣密性;
②鹽酸具有揮發性,會影響實驗結果,D干燥管中的堿石灰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二氧化碳,防止進入C;
③實驗根據C裝置前后質量變化判斷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
(3)方案三原理為在樣品中加入BaCl2溶液,其中Na2CO3可與BaCl2發生反應Na2CO3+BaCl2=BaCO3↓+2NaCl,而NaHCO3與BaCl2則不反應.從而根擗產生的沉淀量,得出純堿的質量分數,方案關鍵是測定BaCO3沉淀的質量,自然要保證沉淀完全,要正確過濾好,
①根據過濾具體操作判斷所需儀器;
②試驗中判斷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取少量濾液,再滴加BaCl2溶液少許,如無白色沉淀出現,說明沉淀完全;
③在一定量樣品中加入足量Na2CO3可與BaCl2發生反應Na2CO3+BaCl2=BaCO3↓+2NaCl,而NaHCO3與BaCl2則不反應,根據BaCO3沉淀的量,就可得出純堿的質量分數.

解答 解:(1)實驗中加熱時碳酸氫鈉發生分解,反應的方程式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故答案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2)①該方案是要獲得產生的CO2的質量,在實驗前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故答案為: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鹽酸具有揮發性,會影響實驗結果,所以選擇稀硫酸;D干燥管中的堿石灰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二氧化碳,防止進入C被吸收,減少誤差,
故答案為: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二氧化碳,防止進入C被吸收;
③根據所產生的CO2的質量及樣品質量,分別求得樣品中Na2CO3和NaHCO3的質量從而得出純堿的質量分數,所以需稱量C裝置前后質量變化判斷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
故答案為:C;
(3)①過濾操作中,除了燒杯外還用到漏斗、玻璃棒,
故答案為:漏斗、玻璃棒;
②試驗中判斷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取少量濾液,再滴加BaCl2溶液少許,如無白色沉淀出現,說明沉淀完全,
故答案為:取少量濾液,再滴加BaCl2溶液少許,如無白色沉淀出現,說明沉淀完全;
③在一定量樣品中加入足量Na2CO3可與BaCl2發生反應Na2CO3+BaCl2=BaCO3↓+2NaCl,而NaHCO3與BaCl2則不反應,根據題意可知,BaCO3沉淀的質量為19.7g,即為0.1mol,所以碳酸鈉的物質的量為0.1mol,即質量為10.6g,所以純堿的質量分數為$\frac{10.6g}{20g}$×100%=53%,
故答案為:53%.

點評 本題以實驗探究“測定放置已久的小蘇打樣品中純堿的質量分數”為載體,考查學生對于實驗原理與裝置理解評價、實驗基本操作、化學計算等,題目難度中等,題目涉及到的小蘇打和純堿的化學知識是多方面的,構成了一道多角度的探究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C3H6Cl2的同分異構體有幾種(  )
A.3B.4C.5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化學科學需要借助化學專用語言描述,下列有關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
A.二氧化碳的結構式:O-C-OB.過氧化鈉的電子式:
C.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D.Cl-的結構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過氧化鈣(CaO2)是一種白色、無毒、難溶于水的固體,能殺菌消毒,廣泛用于果蔬保鮮、空氣凈化、污水處理等方面.已知CaO2在350℃迅速分解生成CaO和O2.CaO2工業生產過程如下:
①在NH4Cl溶液中加入Ca(OH)2
②不斷攪拌的同時加入30%H2O2,反應生成CaO2•8H2O沉淀;
③經過陳化、過濾,水洗得到CaO2•8H2O,再脫水干燥得到CaO2
(1)第①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H4Cl+Ca(OH)2=2NH3•H2O+CaCl2,第②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l2+H2O2+2NH3•H2O+6H2O=CaO2•8H2O↓+2NH4Cl.
(2)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是NH4Cl.
(3)檢驗CaO2•8H2O是否洗凈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滌上清液,然后向洗滌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觀察溶液是否產生白色沉淀,如果產生白色沉淀就證明沒有洗滌干凈,否則洗滌干凈.
(4)CaO2•8H2O加熱脫水的過程中,需不斷通入不含二氧化碳的氧氣,目的是防止過氧化鈣和水反應、防止過氧化鈣分解.
(5)如圖是實驗室測定產品中CaO2含量的裝置(夾持裝置省略).

若所取產品質量是m g,測得氣體體積為V mL(已換算成標準狀況),則產品中CaO2的質量分數為$\frac{9V}{14m}$%(用字母表示).過氧化鈣的含量也可用重量法測定,需要測定的物理量有樣品質量和完全分解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18gH2O含有的氫原子數目為NA
B.標準狀況下,22.4LCO2含有的分子數目為NA
C.1L1mol•L-1K2SO4溶液中含有的鉀離子數目為NA
D.1molH2在O2中完全燃燒轉移的電子數目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過氧化鈉和水反應   Na2O2+H2O=2Na++2OH-+O2
B.金屬鋁溶于氫氧化鈉溶液:Al+2OH-=AlO2-+H2
C.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lO-+H2O+CO2=HClO+CO32-
D.向氯化鋁溶液中滴入足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6.小剛、小紅對一久置的NaOH白色粉末的成分進行探究.二位同學都作出以下的猜想:
Ⅰ.①可能是NaOH; ②可能是Na2CO3; ③可能是NaOH與Na2CO3的混合物.做出②③猜想的依據是2NaOH+CO2=Na2CO3+H2O(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Ⅱ.為了驗證①②③猜想,他們分別做了下面的實驗.
(1)小剛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試管中,再滴加稀HCl,有氣泡產生,由此可推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可肯定猜想①(填序號)是錯誤的.
(2)為探究白色粉末是否含有NaOH,小紅設計了如圖實驗方案:
①沉淀B的化學式為CaCO3
②在操作1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攪拌;在操作2中,除要用到鐵架臺(帶鐵圈)、燒杯、濾紙、玻璃棒外,還需補充的玻璃儀器是漏斗.
III.①小剛認為小紅的這個方案有問題,理由是滴加澄清石灰水引入OH-,干擾NaOH的鑒別.
但只要將上述的澄清石灰水換成過量的CaCl2(填化學式)溶液,就可以證明粉末中還含有NaOH.
②小剛對小紅的實驗作了正確的改進后進行了實驗,實驗現象和小紅的一致,由此確定猜想③(填序號)是正確的.
③已知小剛取5.0g白色粉末進行試驗,生成的沉淀B經過洗滌、干燥、稱量,質量為3.0g,則白色固體中NaOH的質量分數為36.4%.(假設白色固體中不含其它雜質)如何判斷沉淀B已經洗滌干凈?取最后一次的洗滌液,滴入AgNO3溶液,觀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若無則沉淀洗滌干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X、Y、Z、W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互不同族;其中只有兩種為金屬;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與次外層電子數相等;X與W、Y與Z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均為9;單質Y和W均可與NaOH溶液反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Y>Z>W
B.Z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為強酸
C.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為W
D.XW2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層電子均達到8電子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據報道,某些建筑材料會產生放射性同位素氡${\;}_{86}^{222}$Rn,從而對人體產生傷害.該同位素原子的中子數是(  )
A.136B.50C.86D.2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三级视频 | 天天操天天碰 | 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 黄视频免费看网站 | 国产免费91|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在线观看 | 诱人的大乳奶3做爰 | 麻豆成人免费视频 | 欧美黄色精品 | 久久cao| 中文字幕1区 | 免费一级黄色录像 | 国产黄色av网站 | 欧美手机在线 | 成年免费视频黄网站在线观看 | 欧美一道本 | 三级视频网 | 男人操女人的网站 | 亚洲综合日韩 | 91亚洲成人| 美女扒开腿让人桶爽原神 |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 91精品亚洲 | 91av在线免费观看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第一综合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 | 国产网站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 |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av高清不卡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98 | 好色婷婷 | 伊人久久艹 | 午夜影院在线 | 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 亚洲第一毛片 | 一级免费黄色片 | 亚洲精品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