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A、B、C、D、E、W六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依次遞增,都位于前四周期.其中A、D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均等于其周期序數,且D原子的電子層數是A的3倍,只能是A處于第一周期、D處于第三周期,則A為H元素,D為Al;B原子核外電子有6種不同的運動狀態,則B為碳元素;C原子L層上有2對成對電子,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4,故C為O元素;E有“生物金屬”之稱,E4+離子和氬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原子核外電子數為18+4=22,則E為Ti;W位于周期表中第8列,則W為Fe,據此解答.
解答 解:A、B、C、D、E、W六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依次遞增,都位于前四周期.其中A、D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均等于其周期序數,且D原子的電子層數是A的3倍,只能是A處于第一周期、D處于第三周期,則A為H元素,D為Al;B原子核外電子有6種不同的運動狀態,則B為碳元素;C原子L層上有2對成對電子,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4,故C為O元素;E有“生物金屬”之稱,E4+離子和氬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原子核外電子數為18+4=22,則E為Ti;W位于周期表中第8列,則W為Fe.
(1)CH2O分子為甲醛,分子中C原子形成3個σ鍵、沒有孤電子對,故C原子采取sp2雜化,雜化軌道全部用于成鍵,為平面三角形結構,
故答案為:sp2雜化;平面三角形;
(2)與CO2分子互為等電子體的一種分子為N2O或CS2,CO2在高溫高壓下所形成晶體,由其晶胞結構可知晶胞中白色球數目為4+8×$\frac{1}{8}$+6×$\frac{1}{2}$=8,黑色球數目為16,故白色球為C元素、黑色球為O原子,每個碳原子周圍有4個氧原子,每個氧原子周圍有2個碳原子,晶體中不存在CO2分子,故在高溫高壓下所形成的晶體為原子晶體,
故答案為:N2O或CS2;原子;
(3)[Al(OH)4]-中鋁離子與氫氧根離子之間存在配位鍵、氫氧根離子中氧原子與氫原子之間形成共價鍵,屬于σ鍵,離子中沒有π鍵,
故選:abc;
(4)“生物金屬”Ti內部原子的堆積方式是面心立方堆積,以頂點原子研究,與之相鄰的原子位于面心,每個頂點原子為12面共用,故則晶胞中E原子的配位數為12;
晶胞中Ti原子數目為8×$\frac{1}{8}$+6×$\frac{1}{2}$=4,晶胞質量為4×$\frac{Mr}{{N}_{A}}$g,若該晶胞的密度為ρ g.cm-3,則晶胞棱長=$\root{3}{\frac{4×\frac{{M}_{r}}{{N}_{A}}g}{ρg/c{m}^{3}}}$=$\root{3}{\frac{4{M}_{r}}{ρ{N}_{A}}}$cm,
故答案為:12;$\root{3}{\frac{4{M}_{r}}{ρ{N}_{A}}}$;
(5)①W為Fe元素,核外電子數為26,基態原子價電子排布式為3d64s2,
故答案為:3d64s2;
②與CN-與互為等電子體一種分子為N2,CN-中含有C≡N三鍵,則1個CN-中含有2mol π鍵,含有π鍵數目為
1.204×1024,
故答案為:N2;1.204×1024.
點評 本題是對物質結構與性質的考查,涉及雜化軌道、分子構型、等電子體、晶胞結構與計算、化學鍵等,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與遷移運用能力,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實驗序號 | 實驗方法 | 實驗現象 | 結論 |
① | 將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 | 生成白色沉淀 | |
② | 將氯水滴加到干燥的有色布條上 | ||
③ | 將足量的氯水滴加到Na2CO3溶液中 | 氯水中 含有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 | B. | ③⑤ | C. | ①⑤ | D. | ②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4種 | B. | 5種 | C. | 6種 | D. | 7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五氯化磷(PCl5) | B. | 次氯酸(HClO) | C. | 二氧化碳(CO2) | D. | 三氟化硼(BF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圖a所示裝置除去Cl2中含有的HCl | |
B. | 用圖b所示裝置進行從海帶中提取碘實驗時灼燒海帶 | |
C. | 用圖c所示裝置分離沸點相差較大的互溶液體混合物 | |
D. | 用圖d所示裝置進行電解法制Cl2、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石油的分餾和煤的干餾都是物理變化 | |
B. | 向蛋白質溶液中加入飽和(NH4)2SO4溶液,蛋白質析出,加水也不溶解 | |
C. | 甲烷和氯氣混合光照后黃綠色消失,是發生了加成反應 | |
D. | 纖維素、淀粉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