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拉瓦錫證明了化學反應中的質量守恒,建立了燃燒的新理論 |
B、舍勒發現了氯氣,凱庫勒提出了苯的結構式 |
C、侯德榜發明了“候氏制堿”法,吳蘊初開創了中國的氯堿工業 |
D、道爾頓、湯姆孫、盧瑟福和門捷列夫等科學家對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均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a mL |
B、(20-a)mL |
C、大于(20-a)mL |
D、大于a 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6 | B、+4 | C、+2 | D、-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滴加石蕊試液,先變紅后褪色 |
B、滴加品紅溶液,先褪色后變紅 |
C、通入硫化氫氣體,溶液pH先升高后降低 |
D、加入足量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1:1混合的Pb3O4、PbO |
B、1:1:4混合的PbO2、Pb3O4、PbO |
C、3:1:10混合的PbO2、Pb3O4、PbO |
D、1:2混合的PbO2、Pb3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通入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
B、通入FeCl3溶液中,有SO42-生成 |
C、通入氯水中,有淡黃色沉淀生成 |
D、通入KI溶液中,有I2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弱酸化學式 | CH3COOH | HCN | H2CO3 |
電離平衡常數(25℃) | 1.8×l0-5 | 4.9×l0-10 | K1=4.3×l0-7,K2=5.6×l0-11 |
A、測得1000mL 0.50mol/L鹽酸與1000mL 0.55mol/L NaOH溶液混合時放出28.65kJ的熱量,則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應的△H=-57.3kJ?mol-1 | ||
B、冰醋酸中逐滴加水,溶液的導電性和pH、醋酸的電離程度均先增大后減小 | ||
C、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N-+CO2+H2O═2HCN+CO32- | ||
D、將0.1mol/L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釋,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銀片為負極,發生的反應為:Ag++e-=Ag |
B、進行實驗時,瓊脂中K+移向Mg(NO3)2溶液 |
C、用稀硫酸代替AgNO3溶液,可形成原電池 |
D、取出鹽橋,電流表依然有偏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