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 W | ||
X | Y |
A. | X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化學式為X2O3 | |
B. | 原子半徑:X>Y>Z>W | |
C. | 最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熱穩定性:W>Y | |
D. | Y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既能與NaOH溶液反應,也能與HF溶液反應,屬于兩性氧化物 |
分析 由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Z、W處于第二周期,X、Y處于第三周期,其中X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等于其電子層數,最外層電子數為3,則X為Al,可推知Y為Si、Z為N、W為O,結合元素化合物性質與元素周期律解答.
解答 解:由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Z、W處于第二周期,X、Y處于第三周期,其中X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等于其電子層數,最外層電子數為3,則X為Al,可推知Y為Si、Z為N、W為O,
A.X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化學式為Al2O3,故A正確;
B.同周期隨原子序數增大原子半徑減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徑增大,故原子半徑X>Y>Z>W,故B正確;
C.氫化物穩定性與非金屬性一致,W元素的非金屬性比Y強,故最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熱穩定性:W>Y,故C正確;
D.Y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為二氧化硅,既能與NaOH溶液反應,也能與HF溶液反應,但不屬于兩性氧化物,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元素周期表與元素周期律的綜合應用,難度不大,關鍵是根據位置關系確定元素所處的周期,注意基礎知識的掌握.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鑒別 | |
B. | 甲烷、苯、乙酸乙酯都可以發生取代反應 | |
C. | 標況下,1 mol乙醇可與足量的Na反應生成22.4 L H2 | |
D. | 乙酸可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實驗室的廢酸液和廢堿液先進行理后再排放 | |
B. | 乙烷與氯氣制備一氯乙烷 | |
C. | 以銅和濃硝酸為原料生產硝酸銅 | |
D. | 加成反應、酯化反應和加聚反應最符合“原子經濟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常溫常壓下,11.2L乙烯所含分子數目小于0.5NA | |
B. | 常溫常壓下,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氣體中所含碳原子數目小于NA | |
C. | 乙炔的摩爾質量為26g | |
D. | 標準狀態下,將22.4L乙醇溶于水后配成500mL溶液,所得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為2 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鹽類的水解過程是中和反應的逆過程,是吸熱過程 | |
B. | 易水解的鹽溶于水后,都抑制了水的電離 | |
C. | 易水解的鹽溶液中,水電離出的以游離態存在的H+和OH-的濃度永遠相等 | |
D. | 易水解的鹽溶液肯定不是中性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烷烴同系物隨著相對分子質量增大,熔點、沸點逐漸升高;常溫下的狀態由氣態遞變到液態,相對分子質量大的則為固態 | |
B. | 烷烴同系物的密度隨著相對分子質量增大逐漸增大 | |
C. | 烷烴跟鹵素單質在光照條件下能發生取代反應,它們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
D. | 烷烴同系物都能使溴水、KMnO4溶液褪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