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A是用途最廣的金屬,為Fe,B、C是兩種常見氣體單質,二者反應生成E,E溶液為常見強酸,B、C分別為H2、Cl2中的一種,則E為HCl,B與Fe反應生成D,則B為Cl2,C為H2,D為FeCl3,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顯紅色,符合題意,A(Fe)與FeCl3溶液反應生成F,則F為FeCl2,A(Fe)與E溶液(鹽酸)反應生成FeCl2、H2,符合轉化關系.
解答 解:A是用途最廣的金屬,為Fe,B、C是兩種常見氣體單質,二者反應生成E,E溶液為常見強酸,B、C分別為H2、Cl2中的一種,則E為HCl,B與Fe反應生成D,則B為Cl2,C為H2,D為FeCl3,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顯紅色,符合題意,A(Fe)與FeCl3溶液反應生成F,則F為FeCl2,A(Fe)與E溶液(鹽酸)反應生成FeCl2、H2,符合轉化關系.
(1)由上述分析可知,B為Cl2;F為FeCl2;
故答案為:Cl2;FeCl2;
(2)Fe與水蒸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與氫氣,反應方程式為: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溫\;}}{\;}$Fe3O4+4H2,
故答案為: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溫\;}}{\;}$Fe3O4+4H2;
(3)FeCl2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的Fe(OH)2,Fe(OH)2不穩定,被氧化為Fe(OH)3,立即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故產生的實驗現象是:先生成灰白色沉淀,立即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
故答案為:先生成灰白色沉淀,立即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
(4)將FeCl3的飽和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可以制得氫氧化鐵膠體,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FeCl3+3H2O$\frac{\underline{\;\;△\;\;}}{\;}$Fe(OH)3(膠體)+3HCl,
故答案為:FeCl3+3H2O$\frac{\underline{\;\;△\;\;}}{\;}$Fe(OH)3(膠體)+3HCl;
(5)在100mL的FeCl2溶液中通入標準狀況224mLCl2,FeCl2溶液恰好轉化成FeCl3溶液,發生反應:2Fe2++Cl2=Fe3++2Cl-,氯氣物質的量為$\frac{0.224L}{22.4L/mol}$=0.01mol,由方程式可知FeCl2為0.02mol,則原FeCl2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frac{0.02mol}{0.1L}$=0.2mol/L,
故答案為:0.2mol/L.
點評 本題為框圖型物質推斷題,物質的顏色、性質、狀態等是推斷突破口,旨在考查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的性質,難度中等,完成此類題目,可以依據題干提供的信息,結合框圖,找準解題的突破口,直接得出物質,然后順推或逆推或由兩邊向中間推得出其他物質.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5?mol•L-1 | B. | 2.5?mol•L-1 | C. | ?d/400 mol•L-1 | D. | ?d/200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v(CO)=1.6 mol/(L•min) | B. | v(N02)=0.9 mol/(L•min) | ||
C. | V(N2)=0.25 mol/(L•min) | D. | v(CO2)=1.2 mol/(L•mi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物質編號 | 物質轉化關系 | a | b | c | d |
A | ![]() | N2 | NO2 | NO | HNO3 |
B | Na | Na2O2 | NaOH | NaCl | |
C | Si | SiO2 | H2SiO3 | Na2SiO3 | |
D | Al2O3 | NaAlO2 | Al | Al(OH)3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