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氯氣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是弱電解質;HClO具有強氧化性,具有漂白性;
(2)用惰性電極電解飽和食鹽水(無隔膜)可獲得次氯酸鈉和H2,次氯酸鈉是漂白液的有效成分,在電解池中,負極是活潑金屬,金屬本身失電子,在正極上根據離子的放電順序來書寫電極反應式;
(3)①一般來說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大;
②NaClO分解的最終產物為NaCl和氧氣.
解答 解:(1)氯氣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H2O?H++Cl-+HClO;干燥的氯氣沒有漂白作用,但氯水卻有漂白作用,說明起漂白作用的物質是HClO;
故答案為:Cl2+H2O?H++Cl-+HClO;HClO;
(2)用惰性電極電解飽和食鹽水(無隔膜)可獲得次氯酸鈉和H2,次氯酸鈉是漂白液的有效成分,在電解池中,負極是活潑金屬Fe,該電極上是金屬本身失電子,在正極上根據離子的放電順序,應該是氫離子得電子的還原反應,電極反應為:2H++2e-=H2↑,
故答案為:NaClO;2H++2e-=H2↑;
(3)①根據圖可知次氯酸鈉的其實含量Ⅰ大于Ⅱ,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大,則v(Ⅰ)>v(Ⅱ),
故答案為:v( I)>v(Ⅱ);在相同條件下,次氯酸鈉的濃度越大,其分解速率越大;
②NaClO分解的最終產物為NaCl和氧氣,方程式為2NaClO$\frac{\underline{\;30℃\;}}{\;}$2NaCl+O2↑,
故答案為:2NaClO$\frac{\underline{\;30℃\;}}{\;}$2NaCl+O2↑.
點評 本題考查了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電解池的工作原理以及電極反應的書寫方法知識,屬于綜合知識的考查,注意知識的遷移和應用是關鍵,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反應時間/min | n(CO)/mol | H2O/mol |
0 | 1.20 | 0.60 |
t1 | 0.80 | |
t2 | 0.20 |
A. | 反應在t1 min內的平均速率為v(H2)=0.40/t1 mol•L-1•min-1 | |
B. | 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0.60 mol CO和1.20 mol H2O,達到平衡時n(CO2)=0.40 mol | |
C. | 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向平衡體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與原平衡相比,達到新平衡時CO轉化率增大,H2O的體積分數減小 | |
D. | 溫度升至800℃,上述反應平衡常數為0.64,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時間(min)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B | 2.00 | 1.36 | 1.00 | 1.00 | 1.20 | 1.20 |
D | 0 | 0.32 | 0.50 | 0.50 | 0.60 | 0.60 |
E | 0 | 0.32 | 0.50 | 0.50 | 0.60 | 0.6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32gO2和32gO3所含分子數目都為NA | |
B. | 標準狀況下,11.2 L水中含有的原子數是1.5NA | |
C. | 0.1mol Fe參與化學反應轉移的電子數一定為0.3NA | |
D. | 標準狀況下,5.6L氯氣和16.8L氧氣混合氣體中含有的分子數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 528.6 kJ•mol-1 | B. | +1 220 kJ•mol-1 | ||
C. | -1220 kJ•mol-1 | D. | +1 528.6 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每生成16 mol N2轉移30 mol電子 | |
B. | NaN3中N元素被還原 | |
C. | N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 |
D. | 還原產物與氧化產物質量之比為1:1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