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應為Al(OH)3,說明甲中含有Al和H兩種元素,n(H2)=$\frac{6.72L}{22.4L/mol}$=0.3mol,則m(H)=0.3mol×2×1g/mol=0.6g,則6.00g甲中含有m(Al)=6.00g-0.6g=5.4g,n(Al)=$\frac{5.4g}{27g/mol}$=0.2mol,所以n(Al):n(H)=0.2mol:0.6mol=1:3,則甲的化學式為AlH3,丙在標準狀況下的密度為1.25g•L-1,則丙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5g•L-1×22.4L=28,應為N2,則乙為NH3,結合對應的物質以及題目要求可解答該題.
解答 解: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應為Al(OH)3,說明甲中含有Al和H兩種元素,n(H2)=$\frac{6.72L}{22.4L/mol}$=0.3mol,則m(H)=0.3mol×2×1g/mol=0.6g,則6.00g甲中含有m(Al)=6.00g-0.6g=5.4g,n(Al)=$\frac{5.4g}{27g/mol}$=0.2mol,所以n(Al):n(H)=0.2mol:0.6mol=1:3,則甲的化學式為AlH3,丙在標準狀況下的密度為1.25g•L-1,則丙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5g•L-1×22.4L=28,應為N2,則乙為NH3,
(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為AlH3,
故答案為:AlH3;
(2)AlH3與水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反應的方程式為AlH3+3H2O=Al(OH)3↓+3H2↑,
故答案為:AlH3+3H2O=Al(OH)3↓+3H2↑;
(3)NH3在加熱條件下與CuO反應可生成Cu和氣體N2,反應的方程式為3CuO+2NH3$\frac{\underline{\;\;△\;\;}}{\;}$N2+3Cu+3H2O,要判斷產物中是否含有CuO,可加入稀硫酸檢驗溶液是否變藍,方法是取少量反應產物,滴加足量稀硫酸,若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證明產物Cu中含有Cu2O;若溶液不變藍色,證明產物Cu中不含Cu2O,
故答案為:3CuO+2NH3$\frac{\underline{\;\;△\;\;}}{\;}$N2+3Cu+3H2O;取少量反應產物,滴加足量稀硫酸,若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證明產物Cu中含有Cu2O;若溶液不變藍色,證明產物Cu中不含Cu2O;
(4)AlH3中的H為-1價,NH3中的H為+1價,從化合價的角度可知二者可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氫氣,
故答案為:可能.
點評 本題考查無機物的推斷,題目難度不大,注意根據先關反應的現象以及數據判斷甲乙兩種物質,注意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鋅粒與稀硫酸反應時,加入少量醋酸鈉,則反應速率降低 | |
B. | 醋酸比硫酸對衣服的腐蝕性差 | |
C. | 0.1 mol•L-1醋酸鈉溶液的pH約為9 | |
D. | 用NaOH溶液中和等體積,相同pH的鹽酸和醋酸,鹽酸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處理氯氣實驗中的尾氣:OH-+Cl2═ClO-+Cl-+H2O | |
B. | 硫酸銅與氫氧化鋇溶液混合產生沉淀:Ba2++SO42-═BaSO4↓ | |
C. | 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制備二氧化碳:CaCO3+2H+═Ca2++CO2↑+H2O | |
D. | 銅片放入濃硝酸中產生氣體:3Cu+8H++2NO3-═3Cu2++2NO2↑+4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SO32- | B. | HCO3- | C. | NH4+ | D. | N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日用鋁制品表面覆蓋著氧化膜,對內部金屬起保護作用,所以用鋁制容器存放鹽酸 | |
B. | 用氫氧化鈉溶液除去鋁表面的氧化膜:Al2O3+2OH-═2AlO2-+H2O | |
C. | 明礬水解形成的Al(OH)3膠體能吸附水中懸浮物,可用于水的凈化 | |
D. | 鋁既可以與強酸反應又可以與強堿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5:2 | |
B. | 該反應體系不能用鹽酸酸化 | |
C. | 若有0.1 mol還原劑被氧化,則轉移電子0.5 mol | |
D. | 若把該反應設計為原電池,則正極反應為S2O82--2e-═2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