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b | c | |
I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II | 堿石灰 | 濃硫酸 | 無水氯化鈣 |
III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分析 裝置A是高錳酸鉀和濃鹽酸在常溫下反應生成氯氣、氯化鉀、氯化錳和水,氯氣中含雜質氯化氫,通過裝置B中飽和食鹽水除去,通過無水氯化鈣干燥氣體,驗證氯氣是否具有漂白性,則先通過I中濕潤的有色布條,觀察到褪色,再利用II中固體干燥劑(無水氯化鈣或硅膠)干燥后,在Ⅲ中放入干燥的有色布條,觀察到顏色不褪,則驗證氯氣不具有漂白性,D、E的目的是比較氯、溴、碘的非金屬性,D中發生氯氣與NaBr的反應生成溴,打開活塞,將裝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裝置E中,氯氣、溴均可與KI反應生成碘,則E中碘易溶于苯,出現分層后上層為紫紅色的苯層,該現象不能說明溴的非金屬性強于碘,過量的氯氣也可將碘離子氧化,應排除氯氣的干擾,最后剩余氣體被氫氧化鈉吸收,
(1)高錳酸鉀和濃鹽酸反應生成錳離子、氯氣和水;
(2)鹽酸易揮發,反應制取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裝置B中飽和食鹽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裝置B亦是安全瓶,監測實驗進行時C中是否發生堵塞,發生堵塞時B中的,壓強增大;
(3)驗證氯氣是否具有漂白性,要驗證干燥氯氣無漂白性,濕潤的有色布條中,氯氣和水反應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4)打開活塞,將裝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裝置E中,生成的溴單質和碘化鉀反應生成碘單質,碘單質溶解于苯中,振蕩分層,苯層在上層;氯氣具有強氧化性;由于過量的氯氣也能夠氧化碘離子,無法說明溴單質氧化性強于碘單質.
解答 解:(1)高錳酸鉀溶液與濃鹽酸反應生成錳離子、氯氣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MnO4-+16H++10Cl-=2 Mn2++5Cl2↑+8H2O,
故答案為:2MnO4-+16H++10Cl-=2 Mn2++5Cl2↑+8H2O;
(2)鹽酸易揮發,反應制取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裝置B中飽和食鹽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裝置B亦是安全瓶,監測實驗進行時C中是否發生堵塞,發生堵塞時B中的,壓強增大,B中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故答案為:除雜和安全瓶;錐形瓶中液面下降,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
(3)裝置C的實驗目的是驗證氯氣是否具有漂白性,要驗證干燥氯氣無漂白性,濕潤的有色布條中,氯氣和水反應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選項中abc的Ⅱ中都是干燥劑,根據圖示裝置可知,II中應該為固體干燥劑,氯氣干燥后再通入濕潤的有色布條不能驗證氯氣的漂白性,所以C中I、II、III依次放入濕潤的有色布條、無水氯化鈣、干燥的有色布條,所以選c,
故答案為:c;
(4)打開活塞,將裝置D中含溴單質的少量溶液加入焓碘化鉀和苯的裝置E中,溴單質和碘化鉀反應生成碘單質,碘單質溶于苯呈紫紅色,振蕩;觀察到的現象是:E中溶液分為兩層,上層(苯層)為紫紅色;氯氣具有強氧化性,過量的氯氣能夠將碘離子氧化成碘單質,所以該現象不能說明溴的非金屬性強于碘,
故答案為:E中溶液分為兩層,上層(苯層)為紫紅色;不能;過量的Cl2也可將I-氧化為I2.
點評 本題考查了氯氣實驗室制取、氯氣化學性質、實驗設計、實驗裝置的理解評價、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是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注意基礎知識的掌握,本題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實驗方案 | 實驗現象 |
1.用砂紙擦后的鎂帶與熱水反應,再向反應后溶液中滴加酚酞 | A.浮于水面,熔成一個小球,在水面上無定向移動,隨之消失,溶液變紅色 |
2.向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 B.產生氣體,可在空氣中燃燒,溶液變成淺紅色 |
3.鈉與滴有酚酞試液的冷水反應 | C.反應不十分強烈,產生的氣體可以在空氣中燃燒 |
4.鎂帶與2mo1•L-1的鹽酸反應 | D.劇烈反應,產生可燃性氣體 |
5.鋁條與2mo1•L-1的鹽酸反應 | E.生成白色膠狀沉淀,既而沉淀消失 |
6.向A1Cl3溶液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 | F.生成淡黃色沉淀 |
實驗方案 | 實驗現象 | 有關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兩燒杯中生成氫氣的平均速率甲大于乙 | |
B. | 甲燒杯中的酸過量 | |
C. | 甲燒杯中放入鋅的質量比乙燒杯中放入鋅的質量大 | |
D. | 反應開始后乙燒杯中的c(H+)始終比甲燒杯中的c(H+)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s22s22p63s1→1s22s22p6 | |
B. | N≡N(g)→N(g)+N(g) | |
C. | 2p${\;}_{x}^{2}$2p${\;}_{y}^{1}$2p${\;}_{z}^{1}$→2p${\;}_{x}^{1}$2p${\;}_{y}^{1}$2p${\;}_{z}^{2}$ | |
D. | 2H(g)→H-H(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為$\frac{1000(B-18X)}{BV}$mol•L-1 | |
B. | 該溫度下A的溶解度為$\frac{100(B-18X)}{nB+18mX}$g | |
C. | 該溶液的質量分數為$\frac{100m}{m+n}$ | |
D. | 將10 g A投入到該飽和溶液中,析出晶體大于10 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裝置A中碳棒為陰極 | |
B. | 裝置B中通入空氣的電極反應是O2+2H2O+4e-═4OH- | |
C. | 為增強污水的導電性,可在污水中加入硫酸鈉 | |
D. | 標準狀況下,若A裝置中產生44.8L氣體,則理論上B裝置中要消耗CH411.2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O2(g)+NaOH(aq)═NaHCO3(aq)△H=-(2y-x) kJ•mol-1 | |
B. | CO2(g)+NaOH(aq)═NaHCO3(aq)△H=-(4x-y) kJ•mol-1 | |
C. | CO2(g)+NaOH(aq)═NaHCO3(aq)△H=-(2x-y) kJ•mol-1 | |
D. | CO2(g)+NaOH(aq)═NaHCO3(aq)△H=-(8x-2y) 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