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實驗對應的結論正確的是
A.①能組成Zn、Cu原電池 |
B.②能證明非金屬性:S>C>Si |
C.③說明反應2NO2![]() |
D.④ 白色沉淀為BaSO3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容量瓶是用來配制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定量儀器,其外壁上標有:①溫度、②濃度、③容量、④壓強、⑤刻度線、⑥酸式或堿式這六項中的( )
A.①③⑤ | B.③⑤⑥ | C.①②④ | D.②④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實驗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裝置圖。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試管b中導氣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實驗過程中發生倒吸現象 |
B.向a試管中先加入濃硫酸,然后邊搖動試管邊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 |
C.實驗時加熱試管a的目的是及時將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應速率 |
D.試管b中Na2CO3的作用是除去隨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溶液中溶解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進行化學實驗必須注意安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不慎將酸濺到眼中,應立即用水沖洗,邊洗邊眨眼睛 |
B.不慎將濃堿溶液沾到皮膚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
C.金屬鈉著火,應立即用沙子滅火 |
D.配制濃硫酸時,可先在量筒中加一定體積的水,再在攪拌下慢慢加入濃硫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用試管取出試劑瓶中的NaOH溶液,發現取量過多,為了不浪費,又把過量的試劑倒入試劑瓶中 |
B.銀鏡反應實驗后的廢液可先倒入水槽中,再用水沖入下水道 |
C.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膠頭滴管必須緊貼試管內壁,避免液體濺出 |
D.用濃硫酸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稀硫酸時,濃硫酸溶于水后,應冷卻至室溫才能轉移到容量瓶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炒河蝦由青色變成紅色,一同學認為這種紅色物質可能是河蝦體內某種物質在加熱的時候發生顏色的改變。就這位同學的做法而言,這應該屬于科學探究步驟中的
A.實驗 | B.觀察 | C.假設 | D.分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關于下列各裝置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裝置①可用于探究NH4HCO3的熱穩定性 |
B.裝置②可用于收集H2、CO2 |
C.裝置③中X若為CCl4,可用于吸收氨氣或氯化氫,并能防倒吸 |
D.裝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氨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①用帶橡皮塞的棕色試劑瓶存放濃硫酸
②將0.1 mol/L的NaOH溶液與0.5 mol/L的CuSO4溶液等體積混合制得氫氧化銅懸濁液,用于檢驗醛基
③實驗室制硝基苯要在水浴的熱水中插入溫度計
④可用FeCl3溶液除去試管內難以刷去的銅跡
⑤欲測某溶液的pH,需先用蒸餾水潤濕pH試紙,再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該溶液滴在試紙上,并與標準比色卡比較
⑥分液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⑦蒸餾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支管口
A.①④ | B.②④⑤ | C.①③ | D.③④⑥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