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已知:①CH3OCH3(g)+3O2(g)=2CO2(g)+3H2O(1)△H=-1455kJ/mol,②3H2(g)+3CO(g)?CH3OCH3(g)+CO2(g)△H=-247kJ/mol,$\frac{①+②}{3}$可得CO(g)、H2(g)、O2(g)反應生成CO2(g)和H2O(1)的熱化學方程;
(2)3H2(g)+3CO(g)?CH3OCH3(g)+CO2(g)為放熱反應,提高CO的轉化率,應使平衡正向移動;
(3)增大壓強,平衡向體積縮小的方向移動,溫度升高,平衡向著吸熱方向進行.在一定溫度和壓強條件下發生了反應:CO2(g)+3H2 (g)?CH3OH(g)+H2O(g)△H<0,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則反應混合物中甲醇(CH3OH)的物質的量分數逐漸增大,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則反應混合物中甲醇(CH3OH)的物質的量分數逐漸減小,結合圖象判斷甲醇的物質的量分數變化情況判斷;
(4)平衡常數等于生成物與反應物的濃度冪比值,正反應物為吸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逆向移動;
(5)二甲醚被氧化,為原電池的負極,堿性條件下生成碳酸根離子和水.
解答 解:(1)已知:①CH3OCH3(g)+3O2(g)=2CO2(g)+3H2O(1)△H=-1455kJ/mol,②3H2(g)+3CO(g)?CH3OCH3(g)+CO2(g)△H=-247kJ/mol,$\frac{①+②}{3}$可得CO(g)+H2(g)+O2(g)?CO2(g)+H2O(l)△H=$\frac{-1455kJ/mol-247kJ/mol}{3}$=-567.3kJ/mol,
故答案為:CO(g)+H2(g)+O2(g)?CO2(g)+H2O(l)△H=-567.3kJ/mol;
(2)3H2(g)+3CO(g)?CH3OCH3(g)+CO2(g)為放熱反應,提高CO的轉化率,應使平衡正向移動,可降低溫度,增大壓強,或分離出二甲醚,
故答案為:AD;
(3)增大壓強,平衡向體積縮小的方向移動,在一定溫度和壓強條件下發生了反應:CO2(g)+3H2 (g)?CH3OH(g)+H2O(g)△H<0,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則反應混合物中甲醇(CH3OH)的物質的量分數逐漸增大,即P1>P2>P3>P4,
溫度升高,平衡向著吸熱方向進行,在一定溫度和壓強條件下發生了反應:CO2(g)+3H2 (g)?CH3OH(g)+H2O(g)△H<0,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則反應混合物中甲醇(CH3OH)的物質的量分數逐漸減小,故T1>T2>T3>T4,
故答案為:CD;
(4)對于CH4(g)+H2O(g)?CO(g)+3H2(g)△H>0,K=$\frac{c(CO)•{c}^{3}({H}_{2})}{c(C{H}_{4})•c({H}_{2}O)}$,正反應物為吸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則平衡常數減小,
故答案為:k=$\frac{c(CO)•{c}^{3}({H}_{2})}{c(C{H}_{4})•c({H}_{2}O)}$;變小;
(5)二甲醚被氧化,為原電池的負極,堿性條件下生成碳酸根離子和水,電極方程式為CH3OCH3-12e-+16OH-=2CO32-+11 H2O,
故答案為:CH3OCH3-12e-+16OH-=2CO32-+11H2O.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以及化學平衡的計算知識,為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的考查,屬于綜合知識的考查,注意根據平衡移動原理分析解答,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Cl2 | B. | NCl3 | C. | NCl4 | D. | NCl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我國起征燃油稅,這是政府推進節能減排的一項新舉措.石油工業通過石油分餾得到汽油,主要發生了化學變化 | |
B. |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研究綠色熒光蛋白的科學家,利用丁達爾效應不能將蛋白質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區分開 | |
C. | 廣為人知的奶粉事件中的罪魁禍首為三聚氰胺(結構如 ![]() | |
D. | 2010年4月支援青海玉樹地震災區的生活用品中的食醋、純堿、食鹽,其對應的主要化學物質分別屬于酸、堿、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反應的△H>0、△S<0 | B. | 體系的總壓強p:p (Ⅰ)>p (Ⅲ) | ||
C. | 平衡常數:K(Ⅰ)>K (Ⅱ) | D. | T1K時,Ⅳ點所處的狀態中 v(正)<v(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剛充入時反應速率υ正減少,υ逆增大 | |
B. | 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 |
C. | 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 |
D. | 物質C的質量分數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④ | B. | ③④ | C. | ②⑥ | D. | ②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初始pH | pH=2.5 | pH=4.5 |
NO3-的去除率 | 接近100% | <50% |
24小時pH | 接近中性 | 接近中性 |
鐵的最終物質形態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醛的電子式:![]() | |
B. | 苯酚鈉溶液中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氣體:![]() | |
C. | 溴乙烷與氫氧化鈉水溶液共熱:C2H5Br+OH-$→_{△}^{H_{2}O}$CH2=CH2↑+Br-+H2O | |
D. | 乙醇與灼熱的氧化銅反應:CH3CH2OH+CuO$\stackrel{△}{→}$CH3CHO+Cu+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加入肥皂液產生渾濁的水是硬水 | |
B. | 軟水不一定是純水 | |
C. | 硬水中的鈣、鎂離子通過加熱煮沸可以完全沉下 | |
D. | 硬水加入石灰一純堿后生成Mg(OH)2和CaCO3沉淀;利用離子交換劑也可把硬水軟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